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风土人情→风土人情
 
风土人情
 
风土人情

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宝应也是如此。宝应人把过春节叫做“过年”。春节前家家要打扫卫生,人人要理发沐浴。宝应人过春节,是从“三十晚上(除夕)”开始的。“三十晚上”这天,家家户户要贴上春联、门钱及福字等,还要把过年五天吃的菜全部烧好(按照传统习俗,过年五天中是不能动刀的)。晚上全家人共饮守岁酒,这顿酒席是最丰盛的。开席之前要燃放鞭炮。大年初一清晨,孩子们未起床,先摸枕头下的“压岁钱”,吃云片糕(“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升高”)。早上起床后,穿上新衣服,点烛焚香,燃放鞭炮,敬天地。第一顿饭总是吃汤圆,祝贺全家诸事圆满。然后出门,逛街,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说一些祝福的话。大年初二,宝应地区有“带女儿”的习俗,即把出嫁的女儿一家人带回家吃饭、团聚。初五,接财神,又称“小年”,零时一到,家家户户争相燃放鞭炮,迎接“财神爷”进门。过年的几天,宝应城乡街头十分热闹,有舞狮子、舞龙的,也有踩高跷、打腰鼓、玩荡湖船、蛤蚌舞的,锣鼓响处,人山人海。近年来,春节晚上放焰火的人家又多起来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古称“天夕”或“上元节”。 自古以来,元宵节即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狂欢节日。宝应地区过去最流行的是粉红的荷花灯、白色的兔子灯、绿色的蛤蟆灯等。灯会还伴以精彩的文娱节目,有诗为证:“金龙逐队市声嚣,花鼓隆隆踩高跷。”文化人则另有一番乐趣,这就是猜灯谜,又称“射灯虎”,讲究的是在宫灯、玻璃灯上书写谜面,简单些的则把谜面写在彩笺上用线悬挂起来,供人猜射。月上柳梢,华灯初上,猜谜者乐此不疲,必欲觅得其底而后快。此节始于汉初,盛于隋唐,灯俗历朝不衰,沿袭至今。近年来,传统的纸扎花灯已逐步滞销,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塑料花灯。这一天,民间有吃“元宵”的习俗。袁世凯称帝后忌其音同“袁消”,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改名,因而“元宵”曾一度改称“汤圆”。宝应地区灯节有六天,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食俗,即正月十三上灯,晚上吃汤圆,表示合家团圆,十八落灯,晚上吃面条,意为顺顺畅畅。过去,姑娘出嫁尚未生育的,娘家要给婆家送“麒麟灯”或“莲子灯”,祝姑娘“早生贵子”。昔日宝应地区流行过这样一首好听的民谣:“…戴起花来爱煞人。我问小姑娘到哪里去?辕门桥上去看灯。又是龙灯又是会,又是奶奶八十岁,又娶媳妇又圆房,又添孙子一大床。”这是过去的老话了,现在,提倡“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当然不能再祝愿生“一大床”了。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又称端阳。端午节这天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政治家、思想家屈原投江殉国的日子。虽有历史考证者认为端午节起源早于屈原年代,但后人仍把这个节日与纪念屈原紧紧联系在一起。相传屈原投江后,荆楚百姓怕蛟龙吞食屈原尸体,便鸣锣击鼓驱赶蛟龙,驾龙舟于汨罗江上四处打捞屈原尸体,并制成粽子投入江中,祭祀屈原。因此,端午节划龙舟、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便相沿成习。唐代以后,端午节又与钟馗联系起来。传说,“唐玄宗于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啖之,玄宗问之,自称名钟馗,生前曾应武举未中,死后托梦决心消灭天下妖孽。玄宗醒后,命画工吴道子绘成图像。”旧俗端午节多悬挂钟馗之像,谓能打鬼和驱除邪祟。唐宋以来,民间又有悬挂菖蒲、艾的习俗,以为艾是马鞭。菖蒲、艾本为药草,挂在室内确有杀菌消毒、净化空气的作用。宝应地处水乡,盛产菖蒲、艾,每到端午佳节,插挂、放置菖蒲、艾几乎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宝应一带,端午节期间,还有用五彩丝线结成“百索” (又名“百岁索”)系扎在小孩手腕上、结成小网兜内装煮熟的鸭蛋挂在小孩胸前的习俗。老人们认为,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丝线做成的饰物可以驱邪降福、消灾延寿。

 

送灶

腊月二十四日,宝应民间有“送灶”习俗,古代官宦人家的后代为腊月二十三日“送灶”,普通百姓为二十四日,俗称“官三民四”。这一天晚上,人们用灶糖、灶饭供灶神,点香烛,鸣鞭炮,焚纸钱、“灶马”(自家用柴、竹篾扎成,白纸糊就)、灶疏,祈求骑马“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就是送灶。截止这一天,家家需大扫除,俗叫“掸尘”、“扫尘”。除夕夜接灶神。如今,“掸尘”之俗尚行,送灶的仪态万方已少见。

 

淮剧

宝应地处苏中里下河水网地区,大运河贯穿全境。淮剧是宝应唯一传统地方戏。它孕育于宝应水田中的劳动歌谣和民间小调,结合民间祈神活动,形成“门叹词”、“香火戏”、“三可戏”。从康熙年起,融汇徽剧、京剧,建国初年完善、成熟,最终成为一个全新的剧种。

宝应是西路淮剧发源地,其最基础唱腔老淮调源于宝应的插秧号子和牛哩哩。早期众多淮剧名伶在宝应从艺谋生,并改善、提高演出技艺。宝应的吉作舟、菊佩卿、周长荣、王文泉等都是著名艺人,周二娘、杨金花、周筱芳、何益山等淮剧艺术奠基人都在宝应农村唱戏、传艺。

宝应对淮剧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令人瞩目的贡献。宝淮琴师高志章与筱文艳创造了自由调,宝淮整理并首演传统剧目《药茶记》、《九更天》,创演《甘罗拜相》、《支前粮》、《戒烟》、《柳河恨》、《养蛇女》、《红绸舞起来》等一批有影响的新剧目,参加省戏剧调演、省淮剧节等活动获得多项大奖,新编古装淮剧《双玉蝉》获得全国电视“星光奖”。

宝应县淮剧团成立五十多年演出不缀,排演了几十部传统古装戏和十多部现代戏,在皖南地区和苏中里下河地区巡演,广受追捧,屡创票房神话。《甘罗拜相》、《磐石湾》、《药茶记》、《丁郎寻父》、《牙痕记》等剧目享有盛誉。首演《十五贯》,开创全省恢复古装戏先河,与江苏省淮剧团联合出版发行了《珍珠塔》、《吴汉三汉》等五部淮剧舞台艺术片。2011年,宝应县淮剧团创作演出的廉政大戏《湖畔风必情》在江苏省第六届淮剧艺术节中获10个大奖。

宝应是淮剧艺术生长的沃土,业余淮剧团遍布全境,淮剧票友活动频繁。山阳镇农民李百龙在省淮剧票友大赛中获“双十佳”奖。 

 

车水号子   

源于宝应县夏集镇一带农民的车水劳作,成形于明清,兴盛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夏集车水号子曲调拙朴,歌词通俗,是贴近自然的原生态天籁之音。其内容大都是农民群众“脱口秀”,演唱内容反映面很广、通常采用领唱加和唱的形式,时而舒缓悠扬,时而激昂刚疾,旋律跌宕起伏,表演者亦锣亦鼓,边敲边唱的形式为夏集车水号子所独有。历经千年的历史沉积,流传下的夏集车水号子有几百首,分别被收入《扬州歌谣谚语集》和《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苏卷》。上世纪五十年代,夏集镇著名民歌手郑诚,以一曲《绣兜兜》参加全国第二届民歌民舞汇演,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后给予高度评价,并由著名歌唱家雪飞演唱后灌成唱片,流传海内外。

 

十番锣鼓   

源于宫庭昆曲音乐,集演奏、演唱、敲打为一体,经艺人改造融入里下河区域特有的民间乐曲,流传于民间,清末起在曹甸一带广为流传。19568月,十番锣鼓代表宝应县参加扬州专区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荣获优秀表演奖。

曹甸十番锣鼓的演奏形式一般分为“坐式”、“行式”两种。“坐式”为十多名乐师在司鼓指挥下,坐在扎有五彩绸绫、各色琉璃灯装饰的竹亭内演奏;“行式”为边走边演奏,由七位乃至三十六位壮汉抬着竹亭,乐师们在亭内演奏。十番锣鼓的旋律时而快如疾风骤雨,时而慢似行云流水,气势雄壮。演唱的词曲能贴近时代和生活,体现出里下河区域的人士民俗风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跑马阵  

流传于黄塍镇一带。是为纪念汉武帝时期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远嫁乌孙国、元帝时期王昭君匈奴和亲的历史故事,演变形成的广场表演大型舞蹈。民国期间,广为流行。跑马阵气势宏大,舞蹈节奏欢快、动作粗犷,表现了劳动人民团结和睦、勤劳勇敢、潇洒豪迈的精神风貌。一场演出一般要跑10多个阵图,主要有元宝阵、一字长蛇阵、八门金锁阵、双龙出水阵、八卦太极阵、剪子股等。黄塍跑马阵曾参加扬州地区文艺会演、扬州市首届琼花节民俗文艺演出、江苏省民族民间文艺会演,以特有的艺术魅力获得专家和观众的极高评价。

 

河蚌舞  

起源于明清时期的庙会表演,民国时期广为流行,解放初经艺人加工,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规范的舞蹈程式。1955年,宝应河蚌舞参加扬州市民间舞蹈汇演,获一等奖。19957月,扬州琼花节期间,作为展演节目,在瘦西湖连演数十场,受到广大中外游客的青睐。河蚌舞通过老渔翁和小渔童捕捉蚌精的过程,生动表现劳动人民坚韧顽强的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在舞蹈动作上,充分把握老渔翁和小渔童各自的特征,融入京剧、淮剧、皮影戏等艺术手段,运用戏曲的身段、跌、扑、腾、翻等动作,大大增强舞蹈的表现力。蚌精是一个少女形象,但又是由男演员扮演。“蚌壳不平张”、“时时要拧腰”是蚌精的动作要诀。在音乐伴奏上,既保留了民间打击乐的表现形式,又吸取京剧锣鼓点子,随剧情时而悠闲自如,时而紧张激烈。在情节设计上,以擒蚌为主线,情节生动,一波三折,惊险幽默,趣味盎然,舞蹈个性鲜明突出。

 

三人花鼓 

又称“花鼓灯”,始于元末明初,盛于清代民国,由凤阳花鼓演变而来,经过长期的传承与发展,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形式。三人花鼓由一男两女表演舞蹈,打击乐伴奏。舞蹈动感强,节奏铿锵有力,动作灵巧自如,身段韵味十足,队形变换频繁,气氛热烈奔放。演出中,领班人手持响板领唱,其他演员伴唱,唱腔粗犷高亢,大多是即兴而作,内容有祝福恭贺、历史典故、礼仪教化、风土人情、生产生活等。曲调主要是流传于苏北民间的小调,有激昂高亢的“花鼓调”、“麒麟调”,“海棠花”,还有优美抒情的“梳妆台”、“虞美人”等10余种。三人花鼓集舞蹈、演唱和锣鼓音乐为一体,融情节性、表演性于一体,有很强的民俗性。几百年来,一直是逢年过节和农闲时节群众自娱自乐的传统节目。

 

鲁垛乱针绣工艺   

起源于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民间刺绣工艺。鲁垛乱针绣有严谨的工艺要求,其制作过程分选稿、扫描、喷绘、缝边、装绷、配线、刺绣、检验、装裱、包装十道工序。采用真丝面料和经过精细加工的蚕丝线,为原生态制品,不褪色,深浅匀称。

鲁垛乱针绣以本地刺秀工艺为基础,吸取“苏绣”、“湘绣”、“扬绣”长处,不失“乱针密接其针,排比其线”传统风格,又体现水乡村姑纯真朴实的审美情趣。绣品工艺乱而不杂、密而不堆。作品内容由单一的花草、风景拓展到人物肖像、世界名画等10多个品种。

 

乔家白酒酿造技艺   

明末清初,乔家白酒就已成为皇室贡品。1934年,以乔家白酒传统工艺,选用陈瓜为辅料的“陈瓜酒”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蜚声中外。乔家白酒为浓香型大曲酒,经固态发酵酿制,其酿制技艺经历代酿酒师传承、改进,日臻成熟、完美。它选料考究,工艺要求精细,操作要求严格,关健控制点把握精准。宝应五琼浆集团承袭乔家白工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生产出第三代产品“五琼浆”白酒,和选用上乘中药材为原辅料酿制的龄酒。

中国酒业泰斗、白酒权威秦含章老先生有诗赞曰:乔家传名梨花香,古园酿得五琼浆,秋风送到维扬曲,爱把书巢作醉乡。目前,“乔家白酒”由位于城西工业园的江苏乔家白酒业有限公司注册生产。

 

安丰卜页制作技艺   

卜页制作技艺相传源自汉朝。明朝中叶,安丰庞氏建成当地最大的卜页加工坊。1898年,安丰武举人梁巨魁将安丰卜页进献给西太后,遂列为贡品。安丰卜页选取优质黄豆为原料,采用当地独特的富含锶的水源,经过浸泡、磨浆、晃浆、烧浆、点卤、浇卜页、榨卜页、剥卜页等诸多工序制作而成。安丰卜页用纯盐卤进行点卤,火候和手法要求十分严格,生产出的卜页薄如纸,柔似绢,韧性极强。

 

小官庄玻璃吹制技艺   

源于清朝末年,民间艺人设计一种俗称皮老虎的鼓风装置给煤油灯头鼓风,熔化玻璃料制作玻璃球、玻璃棒及小鸭、小鹅、小马等简单的动物造型。后人在其基础上经过改进、完善,形成完整的工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小官庄玻璃吹制融入西方圣诞工艺礼品制作技艺,工艺更加完善,形成规模化产业。小官庄玻璃吹制工艺品主要有两类,人工制作空心件和人工制作拉丝件。小官庄玻璃吹制技艺设备简单,仅需一盏烧制玻璃料的灯头,其制作技艺完全靠操作者手上的工夫和嘴上的感觉。产品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以模仿人物、动物、瓜果、花卉为主,经过吹制、度银、烤金、上漆、着色等多道工序,其产品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小官庄玻璃工艺品以艳丽的外表、逼真的造型深受广大客户的青睐,畅销国际市场。

 

夏集东岳庙会   

起源于东岳庙“祝诞”香会,后来逐渐演变为集宗教信仰、民间文艺和集市贸易于一体的庙会,始于元代至正年间,兴旺于明清。近年来,夏集庙会逐步兴旺,现已办成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水乡商贸节”。随着时代的发展夏集东岳庙会内容不断丰富,从初期的宗教信仰,发展到娱佛娱人的民俗表演,又衍生出大型的商贸集会,成为一方百姓的盛事,参加者多达几十万之众,影响巨大,引导人心向善,远离邪恶,身心愉悦,精神充实。同时,群众有了物资交易的平台,从中获取生活、生产急需的物资和信息。东岳庙会的民俗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水乡特色,如舞龙、荡湖船、踩高跷、打花鼓等。

 

西安丰龙舞 

西安丰镇位于里下河锅底洼的射阳湖、绿草荡交界处。西安丰舞龙诞生于元朝对龙王崇拜的“稻草龙”,明、清时期随民间香会、庙会的兴盛得到不断发展。1944年,安丰镇的“小招西”舞龙队参加“万人舞龙庆祝大会”,在人头上舞龙,声名远播,因此安丰舞龙又被称为招西龙。随着时间的推移,招西龙已衍生出集丰龙、林溪龙、天亭龙等众多的舞龙队。

西安丰舞龙阵式繁多,有十一个基本套路,可衍变出上百种招式,动作连贯流畅,阵式衔接巧妙,特别乌龙摆尾的“快”和金龙盘玉柱的“险”让人叹为观止。1999年,西安丰舞龙参加省“世纪龙腾”舞龙大赛并摘得铜牌。2002年,参加了市首届农民艺术节“群龙会”,获得金奖。其阵式套路被收入《江苏省舞蹈志》。

 

宝应民歌

明、清时期,宝应民歌十分兴盛,《安宜县志》载道:“高宝歌台上千首”。到了清末、民国时期,水患不断,灾民将劳动号子编成民间小调在各种香会、庙会上演唱。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民歌得到空前发展,它成为教育人民,鼓舞士气的有力工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互助组、合作化让宝应民歌进入鼎盛时期。

宝应民歌有劳动号子(包括秧歌号子、车水号子、吆牛号子、打硪号子、撑船号子、跳担号子、捕鱼号子等)和民间小调多种形式,题材广泛,历史地理、帝王将相、喜笑哀乐、打情骂俏无所不包。劳动号子多为即兴而作,民间小调以谈情说爱为主要内容。

宝应民歌唱词生动、鲜活,充满生活的情趣,许多经典唱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夏集车水号子《绣兜兜》唱进中南海,风靡海内外,秧号子《格冬代》悠美的旋律征服了一代代的听众。刘炽、黄白、单林、等多名全国著名音乐家曾专程来宝应县收集民歌,本区域音乐工作者戈泓、王亚伦、周启云等运用民歌的音乐元素创作了大量新民歌。 1956年,宝应民间歌手郑诚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为中央领导表演,九十年代张有文获得全国十佳农民歌手称号,戴宝红评为全省优秀歌手。

 

宝应水乡婚俗 

宝应水乡婚俗全部流程据传说始于周代的《仪礼·士昏礼》。清朝《宝应县志》对宝应水乡婚俗有较为详实记载,与周朝“六礼”中的习俗一脉相承。清朝至建国前,是宝应水乡婚俗的鼎盛时期,基本沿袭传统习惯,从托媒提亲、相亲、定亲、(订婚)到结婚,礼仪繁琐,程序复杂,禁忌较多。

宝应水乡婚俗全程记录了婚礼的细节和过程,同时又将求子、祈福、驱邪等融合其中,体现了水乡人民对幸福生活期盼和生子延嗣的祝愿,涵盖了宝应水乡居民的历史渊源、民俗风情、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内容。迎新船等习俗反映了水乡特有的舟楫文化。

 

曹甸古塔庙会 

东晋元年,高僧德聪在曹甸古塔村建有定善禅寺,唐初尉迟敬德在寺前建镇海塔,寺内有千年银杏、古钟古井。庙会随寺而起,是宗教仪式、民俗展示、集市贸易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庙会以清明节为正期,前后各10天,也称“清明香会”、 “清明赛会”。

“古塔庙会”在里下河地区影响很大,每逢会期,附近18个县、50多个乡镇数万民众参加,宁沪、盐阜、两淮、江浙皆闻其名。庙会上十番锣鼓、舞龙、舞狮、高跷、花船等各种民间文艺表演精彩纷呈,同时各路商贾携货赶集,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农副产品物资交流的平台,买卖兴隆,购销两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江淮地区贸易交流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年的定善禅寺和镇海塔已毁于战火,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地方政府先后投资1 000多万元在原址逐步恢复重建,老殿、双塔宝鼎、大雄宝殿、山门、石桥、天王殿,重塑地藏王菩萨等,庙会随之恢复,且日益红火。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宝应大道88号   宝应县档案局 2011 版权所有  
办公室电话:0514-88284135    传真:0514-88288823     电子信箱:bydaj@163.com   苏ICP备15035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