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方志工作业务建设
   
方志工作
方志动态
业务建设
政策法规
数字方志
 
 
业务建设
 
宝应县镇、区志编修实用手册(三)
发布时间:2017-10-25 收藏本文

   

 

1关于志稿写的几个业务问题…………………………(1

2志书志文的写作…………………………………………(15

3志书概述的写作…………………………………………(45

4志书无题小序的写作……………………………………(51

5志书大事记的撰写………………………………………(56

6志书人物志的写作………………………………………(63

7《宝应县地方志书质量规定》…………………………(68

8《宝应县地方志书编纂行文通则》……………………(78

9《标点符号用法》………………………………………(92


关于志稿写作的几个业务问题

 

一、方志的文体

文体,即文章的体裁。文章因内容、表达方法和功用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文体——记述文体、说明文体、议论文体、公文文体、新闻文体、教材文体等。

记述文体,是指把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事物的基本情况、性质、特点,人物的生平事迹,按时间顺序如实地记载下来的一种文体。它的基本要求是:用第三人称表述,用白描手法,句式用陈述句,以时为序记述。记述内容具备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通过文字的叙述,直接或间接地交代清楚这六个问题,是非、功过、得失、褒贬、成败、经验、教训等要寓于记述之中,让事实说明,不作评论,不须议论,但指导思想必须明确,立场、观点应鲜明。

地方志书任务是记述,对文体的要求是语体文,记述文体,这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中有明确规定:地方志的文体,采用规范的语体文。行文力求朴实,简练,通畅。即只记已经发生了什么、是怎么回事,而不记述为什么会发生、发生了会怎么样和将来会产生什么等。这就决定地方志书只能使用记述文体,也就是把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和事物的特点及人物的经历,如实地表述出来。

二、方志的文风

文风,文章的风格。文风问题不是单纯的写作技巧问题,它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方法、精神面貌和文学修养,同时也是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的综合反映。志书的志体特点对文风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即朴实、严谨、简洁、准确。

1.朴实。要求文章写得踏实,不浮夸,不修饰,不滥用形容词。应直书其事,开门见山,一针见血,不夸大缩小,不描绘、不渲染,同时不说空话、套话和假话,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就记述什么。这里要注意的是,要求志稿朴实,并不是枯燥无味,应生动可读,主要应借助于资料的选取和写作的技巧,而不是靠华丽辞藻的堆砌和文学创作。

2.严谨。文风的严谨,指的是遣词造句要准确、鲜明,所用的词语与表述的概念相一致,句子的词意和表达的内容相一致,以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语言表达上注意语法、修辞、逻辑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即在逻辑上把话说得对,合乎事理;在语法上把话说得通,合乎大众习惯;在修辞上把话说得美,不出现错词、错字和病句。同时,对每个事件(事物)的记述,做到不将就、不凑合、不臆断。

3.简洁。志书行文应简洁,切忌冗长赘句、浮文蔓枝,讲究志稿语言简洁、凝练,做到像打电报、编辞书那样惜墨如金。正如胡乔木指出:地方志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科学的资料。在这个范围内,应该要求地方志做到一句也不多,一句也不少。

4.准确。准确地、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真实地表现事物发展的具体形态,是方志文风的核心特征。要求撰稿者要用客观的、科学的眼光和态度去认识事物。在写作中做到内容上观点正确、材料精准,实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在表达上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准确而清晰地表述事物的现状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地方志书所载负的史实资料,不仅要做到现象上的真实,而且要力求本质上的真实。

三、方志的语言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也可以是描述思维的工具,地方志书主要是靠语言来完成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也是文体文风的直接体现。写什么样的文章,就用什么样的语言,文体决定语体,语体体现文体。地方志书中的志、记、传为记叙文体,就应使用叙述语体,而图、表等可用说明语体,概述、无题序等在使用叙述语体时应兼用政论语体。

1.遣词造句要规范。一是方志语言用词要准确,要提高对各类词语的词义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只有用词准确,才能真实记录事物的形状、功能和量度,才能收到预期效果;二是造句要通顺,要遵循语法修辞规则和逻辑规律,句子结构完整,主语、谓语、宾语和附加成分齐备周全,词语搭配得当,词序合理、语义贴切;三是文约事丰,志书语言尽可能做到以较少的文字载负尽可能多的信息,做到用语精粹,文约事丰,字字着实,没有废话。

2.多用陈述句和单句。志书语言是叙述语体,在对人、事、物进行记述时,应主要使用陈述句而不用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同时应使用简洁的单句,不用带有关联词的复句、转折句或因果句等。

3.尽量不用形容词、副词修饰句子成分。志书语言应是朴实无华的,不能滥用词语,尤其是尽量不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来修饰句子成份,以免影响志书语言的简洁,如:光荣的、伟大的、基本上、差不多等;同时应慎用表示程度的副词,如:很、最、极、十分、非常等,表示范围的副词,如:全、都、整个、基本上等。

4.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记述,注意炼字、炼词、炼句。今人修志,应使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写志稿,不能使用口语、习惯用语和文言文等,并注意字、词、句的凝炼,尤其是”“”“等应尽量不用。另外,在同一自然段中,连续出现同一个主语,为使语句简洁,主语可承前省略。

5.慎用模糊语言。在现代志书写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适当使用模糊语言,如宝应建县已有2000多年”“在新石器时期,宝应地域已有人类活动等。因此,模糊语言的存在,是由客观事物的模糊属性所决定的,在追溯历史久远的事物发展、因保密需要或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中间过渡状态,所呈现出界限不清而难以理清时,只能用模糊语言来表述。但下列情形是不能用模糊语言来表述的:

时距较近且已有统计数据的事物。

对时距较近史实的判断和事件的表述。

记述人的年龄、出生年月等。

对政治、经济以及社会事业建设的表述。

记述事物初始或现状的状况。

表述个体事物的性质,不能用集合概念代替非集合概念。如:某某是大专院校毕业生,某某是公安系统干警等。

常用的模糊语言表述词语:以来、以后、以前、上下、左右……

 6.志书语言应追求的境界。没有浓墨重彩的铺陈,没有任何烘托和夸张,却形象准确而又传神地勾勒出记述对象,这种修辞方法就是白描,是一种大白话艺术。即用素浅的外衣裹着令人激动的灵魂,大白话同样可以抖落出精、气、神来,同样能够达到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效果。这是很高的语言境界,要灵活运用语言技巧,在志书平平淡淡、朴朴实实的语言环境中,克服粗、浅、平、死的现象,追求的是:平中见奇、常中见险、陈词见新、淡中见哲、朴中见情、实而有味。

志书语言境界:

严谨而不呆板          切实而不空洞

简洁而不含混          概括而不抽象

具体而不繁琐          流畅而不虚浮

通俗而不粗陋          庄重而不枯燥

四、志稿编写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要点

1.立足三个高度。

一是立足历史高度在志稿编写中,我们应从历史的高度,去追求其历史价值。即要求撰稿者对事物历史发展的主线有清晰的认识,用历史的眼光去研究和认识事物盛衰起伏和兴废交替的发展规律,要善于围绕历史主线组织和取舍资料,记事不可琐细,让读者观百科而不觉繁琐,明万物而不觉冗长。

二是立足一地高度。以镇志为例,镇志是记载一镇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志书,覆盖一镇各个层面。因此,撰稿者应立足本镇高度,去记述各方面、各层面的内容,以提升志书整体质量。

三是立足全志高度。志书是资料性著述,不是简单的资料汇编,应从志书整体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去把握全志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各撰稿人应立足全志的高度,突破各自分工篇目的视野,从全志的整体角度去把握取舍资料,并从内容到形式、从体例到文风上力求科学严谨、整齐划一

2.突出三个特色。

一是突出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特色,主要是凸显社会发展主线,反映历史演变规律。新时期的时代特色,主要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开放。撰稿者应准确把握新时期社会变革的脉博,突出改革开放的主要进程,让读者感受到经济和社会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二是突出地方特色地方特色是一个地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是区位优势的鲜亮要素,精品佳志的主要标志之一即为彰显地方特色。突出地方特色除在篇目设置上把握以外,撰稿者应深层次研究资料,在内容记述上去把握,去重笔书写特色内容,以增强志稿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三是突出专业行业特色突出专业行业特色,是为了更好反映百业发展规律,确保将各行业的主体业务内容和行业特色收录入志。这就要求撰稿者首先要认真研究各行各业的主体业务,把握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其次是研究吃透各行各业的资料,从中把握其亮点、特点以及行业的背景资料,以彰显各行各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主旋律,以及该行业的区位优势。

3.处理好三个问题。

一是纵述始末问题所谓纵述始末,顾名思义就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把事物的发展脉络从头至尾记述清晰,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以时为序记述。任何一部志书都有上限和下限,而首修志书其上限就是指事物的发端。纵述始末,就是要求从上限至下限期间,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去记述事物兴衰起伏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同时还应把握纵不断线的撰稿原则。

二是交叉重复问题所谓交叉重复,就是对同一内容在志稿多处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和反复记载,这是志稿编纂中最常见且难以处理的问题。志书所载述内容浩繁,必然会出现交叉重复的现象,我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我们应从志书篇目结构整体分工的角度,尽可能避免交叉重复的现象,尤其是主体内容的交叉重复应尽量缩小或避免。在实践中解决交叉重复的问题应做到:篇目设计中科学分类是基本前提;撰稿中详主略次是重要方法;编纂中合理归口是关键环节;定稿前删节注引是补救措施。

三是粗细详略问题, , 志稿记述详略问题是较难把握的,也是影响志书质量、存史价值及可读性的主要问题。解决粗细详略问题一般应遵循详近略远、详主略次、详特略同、详结果略过程、详史实略背景、详转折略一般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撰稿者深刻领会并灵活运用这些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去加强特色资料、主体资料的收集,对资料进行深层次挖掘、提炼并熟练运用。

4.消灭三大硬伤。在志书中,宏观问题解决得好坏,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业务水平和写作水平有关,主要体现志书水平问题。而微观差错则与修志人员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态度有关,微观差错都会给志书带来致命的硬伤,都会影响到志书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使用价值。微观差错主要表现在资料硬伤、数字硬伤和文字硬伤这三个方面。

一是消灭资料硬伤志书是资料性著述,而资料来源是多方面、多形式、多渠道的,这就造成资料本身的不一致和准确率问题,如不能进行严格的鉴别考订,错误资料就会入志;另一方面,撰稿人使用资料时,因工作的不严谨等因素也会造成错误,这些都会给志书带来资料硬伤。资料硬伤主要表现形式有:主体内容错误、时间地点错误、人名地名错误、单位称谓错误、职务职称错误、文件标题错误、摘录打印错误、修改排版错行错误等等。

是消灭数据硬伤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数据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无论是编写志稿还是审、改志稿,核实数据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数据硬伤是志书中最常见且非常严重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总分不合、前后不一、文表不对应、上下不连贯不可对比,以及数据异常不符合客观规律等等。

三是消灭文字硬伤参与修志人员基本都有一定的文字基本功和文字驾驭能力,但也难免出现形形式式的文字错误,这同样会给志书质量带来较大影响。文字硬伤常见错误有:错别字问题、习惯用语及口语问题,倒装句问题,句子成份不全问题、行文规范问题、漏字多字问题、标点符号问题等等。

五、行文规范方面要点

1.专有名词 术语

1)较长的专用名词(如文件、会议、公报、组织机构名称等)多次出现,在第一次出现时使用全称,并括注简称,再次出现时用简称。

2)简称按志体规范。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不简称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不简称党中央中共十八大不简称党的十八大十八大

 3)特定政治术语按国家规定规范表述,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有利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涉及台湾地区的所谓政府机构,均加引号,如行政院。对台湾当局以所谓国家”“中央”“全国名义设立的官方机构中官员的职务名称,对台湾当局及其所属机构的法规性文件与各式官方文书等,对具有台独性质的组织和政治术语等,均加引号。

5)记述各个历史时期的朝代、行政机构、党派团体、官职等,一律采用当时称谓。

6)外国地名、人名、党派、政府机构、报刊、书籍等译名,均以新华社译名或专业工具书通用译名为准。鲜为人知的专名,括注外文原名。

7)人物一律直书其姓名,不加先生”“同志等称呼,也不加褒贬之词。必须说明身份时可冠以职务职称,如市长 ×××

8)表述应用第三人称。

9)除中发、国发文件外,引用文件一般不加文号,如文件名称不宜公开,可写为根据有关规定

10)专业术语使用务求规范、准确,一般以各专业辞典正条为准。

11)地名应使用各级政府审定的标准地名。使用古地名时应括注今地名。

12)跨区域的山脉、河流、湖泊、水库、公路、铁路、航线、文物古迹、重大事件等,其名称和数据以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为准。

13)生物、矿物名称使用中文标准学名;在记述生物学名时,为便于当地群众认知,必要时可注俗称。

2.时间表述

1)不得使用今年”“去年”“近年之类代词,也不用现在”“最近”“目前等时间概念模糊词。

2)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时间,均使用公元纪年,并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19521”“20174

3.数 字

1)数字使用执行《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2011)。

2)统计数据使用符合国家统计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数据定义、含义、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等清楚、准确,不错用、滥用。

3)全志行文和图表中数字一律不分节。有小数位的,小数点后以四舍五入取两位保留。五位数及以上的多位数, 在行文中一般改写为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但不能以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作单位(千克、千米、千瓦等法定计量单位不在此列)。同一图表中,小数点后保留位数原则上应相同。

4.计量单位

1)一般采用国务院l984年发布的计量单位。的使用沿用习惯。历史上使用的计量单位在使用时加注。

2)行文中除摄氏度()、角度(°)、角分(')、角秒()外,其余计量单位一律使用中文名称。

5.图  照

1)图照均应有准确精练的文字说明,时间、地点、事物、活动内容等要素齐全。照片中需要说明的人物,在图注文字中写清人物位置。

2)图照要有序号,以篇为单位统一排序,如第一篇第一幅图即编为1-1”

3)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照片,严格执行送审制度。

4)含有国界和省界、市县界、乡镇村界的地图应严格履行测绘部门报批手续,并取得审图号,标注于地图右下角。

6.表 格

1)表格统一采用开放式,表两侧不加墙线,表头以下不加横栏线

2)表格要有序号,以篇为单位统一排序,如第一篇第一张表即编为1-1”。必须转页续表的,表头和横表项、纵表项不能省略,左上角标续表 X-X”

六、初稿编写前的准备工作

1.研读志书。撰稿者应认真研读前志或相关志书志稿,一是直观把握志体,即可对事物分类、体例要求、志体把握、主体内容记述等多个层面有个直观印象,以至于如何下笔就心中有点数了;二是对于续修志书而言,则可以在内容上做好衔接。

2.学习掌握业务规范。《宝应县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宝应县地方志书编纂行文通则》等业务文件,是我们志书编纂的志规。因此,在志稿编纂中必须严格执行,撰稿者应熟练掌握并使用这些规定,以提高志稿质量。

3.制定并掌握志书《凡例》。《凡例》既是志稿编纂必须严格遵守的地方性规定,又是读志用志的指南。在志稿编纂前,甚至于在修志启动之初就应考虑依据本地实际制定好志书《凡例》,撰稿者应认真学习领会,并应严格遵守其相关约定。

4.消化和吃透资料(长编)。撰写志稿是个艰苦的创作过程,撰稿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对手中所拥有的资料(长编)作深入研究,搞清楚事物的来龙去脉,即事物何时进入发端、何时兴衰起伏变化,有哪些特征性的时间节点,获取带有时间节点的资料和各种要素,以理清写作思路。另外,这里所要强调的是,撰稿者应避免凭个人的喜好、想象或某些灵感来武断取舍资料,还应避免对资料简单压缩或无序堆砌。因此,我们应熟练掌握并消化这些资料(长编),合理取舍,以达志意。

5.把握志书篇目。编辑部应再次组织研读志书篇目,并根据资料(长编)情况对志书篇目作适当微调,使撰稿者整体把握志书的基本框架和结构,增强对志书的宏观把握,明确各自所分工篇目与其他篇目的逻辑关系和层次关系,把握分工篇目的重点内容,确定交叉重复内容的撰稿角度。

6.熟悉相关行业(事业)、事物、工作等发展情况志稿的撰写离不开各行各业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行政区域内的实践历程。所以,撰稿者应了解并熟悉所分工篇目所涉及的行业(事业)、事物、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和特点特色等,密切联系客观实际,分析每一阶段历史发展的主流和特征,准确把握地情、行情,明晰志稿写作线索,以使志稿特色鲜明、生动有序。

7.组织试写。修志执行主编(主笔)应拟制志稿试写方案,选取1个或数个试写单元,分工到人组织试写。试写稿完成后,一方面组织编辑部内部互审点评,一方面提请上一级方志部门审读,并召开专题会议点评试写稿,修改合格后再全面启动初稿编写工作。


志书志文的写作

 

是构成志书体裁七大要素之一,是志书的主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涉及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范畴,承载着志书的主体资料。志书写作主要就是志的写作,其写作水平和质量直接体现志书的总体水平和质量。其一般写作业务问题前面已作介绍,本处只对志的具体写作和相关业务要求略作探讨。

一、着力写好起点、转折点和终点

志稿写作要坚持横排竖写的原则,竖写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顺时记录,各竖写单元按所记事物(或事件、事业、行业、某一方面工作,下同)发展的时间顺序,以时为序进行记述,不能倒叙、插叙、补叙,时间节点不能交叉混乱。

1.写好起点。所谓起点,是指事物的发端,就是事物发生或发现时状态,或指起笔点,即本志的上限时间事物的状态。写好起点,就是要准确反映事物的初始状态,交待好事物的来龙,为下一步写好它的去脉(转折点)做好铺垫。一是写好事物起始的基本状态;二是写好构成初始状态的各项基本要素,尤其是能够反映开局状况的数据不能缺省;三是可以适当交待事物起始的原因或背景。这应以前两项为主,后者应视情记述。

2.重墨转折点。所谓转折点,实为事物起点至终点间的发展变化或工作开展的过程,即事物的兴衰起伏、兴废交替的发展变化过程或工作开展的情况经验教训,就是通过这一部分来反映的,是整个志书的主体内容,是志文写作的重点和难点。写作中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应对该事物整个过程作深入细致的了解,研究、分析该事物整个过程的特点特征,把握其发展变化过程的主线和阶段性,可以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个阶段。

二是详细分析研究手中现有的资料,根据事物发展的主脉络、阶段性及特点特征,梳理出能够体现事物兴衰起伏、兴废交替或工作开展过程的、带有节点性的主体资料,并衡量资料是否符合写作要求,如分量不足则应补充资料。

三是大胆着笔,围绕事物发展的主脉络,紧扣主题,灵活运用主体资料,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典型事例,依据志书写作规范写好志稿。在写作中,关键在于时间节点的把握和规范的严格遵守,还要注意各种数据的使用和图、表的有效配合。

3.重视终点。终点即志书的下限或事物的终端。首先要写好事物发展终点的基本状况,反映事物发展现状面貌的主体数据不能缺省;其次是可依据终点主体数据进行纵向对比,看其发展程度;再就是还可进行横向比较,看其在横向行业对比中的发展水平和位次。另外,如有需要可作该事物发展累计成就方面的记述。需要强调的是,终点主体资料和主要数据使用应具有连续性和固定性,以便反映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纵向可比性。

二、志文写作要领

在志文写作中,除应遵守前文关于志稿写作的相关业务要求和规定、规范外,还应做到:

1.主线明确,纵不断线。编写志稿最基本的要求是横排竖写,横排主要体现在篇目上,而竖写则主要体现在志文写作上。志文的竖写就是用时间串接史料,把时间作为牵引事物主线的链条和线索,从古到今,由远及近,写出事物的起始、转折、发展和现状,既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符合人们阅读志稿、研究志稿和认识事物的自然习惯,给人以一种清晰的条理,明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让读者顺理成章地把握过去和现在。因此,志文写作,首先应具备明确的时间概念,对时间不明的资料不能轻易入志;其次是对手中的资料进行大量的综合性处理,抓住事物发展的主流特征,梳理出主流发展主线,围绕主线选取带有时间节点性的主体资料;再次就是要遵循纵不断线的要求,时间链条不能断裂,即在时间节点分布上跨度不能过大,做到主线明确,纵不断线;但也不能按时间平铺直叙逐笔记述,写成流水账或大事记。

2.浓缩资料,挤去水分。志书资料的来源是多途径的,资料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志书汇集资料,并不是将大量原始资料原封不动地堆砌起来,而是对资料进行大量的消化、浓缩处理,尽可能的挤去水分或削去旁枝末节,最终形成主题突出、详略得当的志稿。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求一步到位,在编写初稿时,入志资料标准可适当放宽一些,为后续工作的通盘考虑和审稿修改留有余地。

3.彰明因果,史实说话。事物的发展总是因果关联的,这是客观规律。志文写作,不能忽略事物的因果联系,要尽可能的彰明因果,以提高志书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志文写作要彰明因果,并不是要通过议论来实现,而是要让事实说话,用资料来反映。即通过对事物的叙述,采用前呼后应等手法以资料依时序先后对应记述,使之相互联系体现因果。

4.以事系人,提升质量。世之万物及各行各业无不涉及到人,因而在志文写作时,应注意以事系人。即在记述事物发生、发展、变化时写入与之密切关联的人的活动。系人的目的是为了写事,就是通过记述人的活动来更好地反映事业状况。在以事系人时,关键在于严格把握标准,不要滥记人物,做到入志人物统一标准,严格掌握。在以事系人时,只记述人物在该事中的关键活动、作用、贡献,反映人物的思想及其精神风貌,而不记入人物的生平,也不作评论。

5.注意行文次序的一致。是指志文在介绍桥梁、河流、湖泊、船闸、码头、道路、公园以及企事业单位、人物等特定对象时,构成这些特定单位的基本要素,同一类特定对象在同一部志书中其写作排列顺序应一致。如道路:建成(设)时间、起止点、总里长、境内长度、路宽、结构、等级、建设或改造情况、投资等。人物:姓名、出生年月、去逝人物的去逝年月、性别、民族、曾用名(或别名、又名、字、号等)、籍贯、主要简历、单位和主体内容介绍等。

6.用自己的语言记述。志书资料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在志文写作时,不能是原始资料的简单摘抄拼接,尤其是文件、工作总结、文件汇编等,志稿不能带有这些资料的原始痕迹。因此,撰稿者应深层次消化、梳理资料,能真正驾驭这些资料,把实体资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按文体、文风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写作,打造精品良志。

三、应注意避免的几个问题

在志文写作中,常出现的主要问题:

1.工作总结式。总结报告是应用文的一种,平时工作应用较多,总结报告有可能是志书资料的重要来源,但不能构成志书的组成部分。即不能按照写工作总结的方式,而不按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归纳总结,导致没有依时序顺记,不能展现事物的纵向发展历程,体现不出纵向转折变化的主线和发展脉络。

2.流水账式对资料没有进行深层梳理和筛选,只按时序将资料罗列,致使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难以彰显事业、事物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转折和重大变化。

3.跨跃式。主要是对某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时间节点性资料缺失或把握不准,致使志文写作上下两个时间节点跨度过大,造成主线不明、事物发展过程不连贯、不明晰等,导致内容记述不完整,志书功用降低。

4.教科书式。主要是对某项工作、职能、活动、产业(品)原理、性能、程序、方式、工艺等作出解释性记述。

5.词条式。对某些专有名词、术语作词条式的解释性记述。

6.复述文件式。在志文写作中,较多地引用文件原文,而不记述贯彻这些文件所开展的工作。

7.“蚂蚁上树 式。由于缺乏资料和撰稿者把握不够细致,使志稿断限参差不齐。

8.进行式。方志记述的内容都是已完成的内容,都已成过去已发生的史实,不需要再过多地使用表示过去式的时态助词等字,如:召开、进行等。

四、志书志文选录

1.无题序言

示例1:《曹旬镇志》第五篇  文体教玩具产业

曹甸镇自古以来是传统的农业大镇,明清起虽有手工业,但发展速度并不快。80年代,在大办乡镇工业的热潮中,周管村创办羽毛球网、排球网等绳网产品生产企业,文体教玩具工业起步。历经30多年,文体教玩具产业异军突起,产品畅销国内外,据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示会(2009年)统计,曹甸镇文体教玩具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7%。至2016年,从单一的绳网体育用品发展成为拥有铁、木、塑料、玻璃钢制品等四大门类,智力玩具、文化用品、健身器材、游乐设施、教具学具、科教设施、草坪地毯、橡胶地垫、水上船艇、塑胶跑道等16大系列1万多个品种的文体教玩具产业,拥有生产企业356家,其中江苏宝乐实业有限公司、江苏玉河教玩具有限公司、江苏米奇妙教玩具有限公司、江苏康乐玩具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宝乐”“玉河”“米奇妙”“康乐)等26家规模企业年产值过5000万元。产业工人1.36万人,年产值53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42%,成为曹甸镇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曹甸镇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类体育产业基地、全国首家中国教玩具产业基地

示例2《宝应县志(1990-2005)》第十九篇  财政税务

1990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0.62亿元、财政总支出0.70亿元。1993年,县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行调整基数,收支挂钩、递增包干、超收分成、一定两年。是年,全县财政总收入、总支出均突破1亿元。1994年起,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省、市进一步改革财政管理体制,省对县、县对乡镇均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199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2.14亿元。20011月,在调整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基础上,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一定五年。当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69亿元,财政总支出5.04亿元。2005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和总支出均突破10亿元。19902005年,全县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56.04亿元、财政总支出60.06亿元,预算内收入与预算外收入分别以年均21.7%20.9%的速度递增,预算内支出与预算外支出分别以年均21.3%21.2%的速度递增。

19901993年,全县累计征收工商各税2.29亿元、各种基金(费)4798.10万元。1994年,税务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实行中央与地方分税制,撤销县税务局,成立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分别负责境内国税、地税征收管理。1995年起,县国税局、县地税局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建立纳税申报制度,推行税务代理制度,开展税法宣传,加强税源建设,加强私营个体企业纳税管理,开展税务稽查活动,推行税收信息化建设,税收征管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国税、地税合计征收税款6.36亿元,比19904708万元增长12.51倍;征收各种基金(费)1.71亿元,比19901166万元增长13.67倍。19942005年,全县累计征收国、地税33.03亿元、各种基金(费)11.01亿元,办理退税4.68亿元,查补税款1.3亿元。

示例3 《新城镇志》第四章 土地

汉初,长江泥沙淤积成滩,与蜀冈连接,新城地域始有先民定居垦植。耕地历有官田、学田、卫田,民田之分,土地管理均以课税为主要目的。民国时期开始实施地产法律登记为主的地籍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土地改革后,加强土地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80年代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仪征县(市)印发的《关于严格控制滥占耕地建房的通知》《仪征县村镇建设用地管理实施细则》《关于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布告》《仪征市农户宅基地用地管理暂行办法》等行政规章,使土地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1989年,新城、龙河相继成立土地管理机构,专司土地管理。90年代中期,开始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清理非农建设用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土地开发整理区域。1994年和1996年,龙河乡被仪征市政府命名为土地管理三无(无违法批地、无违法管地、无违法用地)乡镇。2000年后,在推进仪征汽车工业园、汽车名城和城市东区建设中,新城镇土地用途变幅较大,建设用地逐年增加。2012年,全镇土地总面积6786.41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1622.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3.92%,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1975.56公顷,占29.11%。镇村建立健全土地管理责任制,认真贯彻土地基本国策,落实土地管理目标责任状,全镇土地管理达到三无标准,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4《新城镇志》第八章 电力 邮电

新城于清末始设递铺,民国时期设有邮政代办所、邮柜。50年代初设邮电营业处,设电话交换机1台,电话40部。1956年成立新城邮电支局。1959年新城接入电网供电,以后逐步发展,工农业生产全部由大电网供电,农村长期油灯照明改变为电灯照明。随着生产的发展,输变电线路延伸到村和企业。80年代,新城、龙河相继开通半自动拨号电话,90年代更换为程控电话。1998年,新城镇建成电话小康镇。2000年后,工业用电大幅上升,电力服务扩大到扬州(仪征)汽车工业园、仪征经济开发区和上海大众30万辆整车项目。邮政业态更新,新业务、新服务惠及千家万户。电信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移动电话(手机)普及,互联网进村入户。2012年,全镇供电总量比1986年增长10.06倍,邮政和电信业务收入比1984年分别增长18.6倍、37.4倍。

2.志书志文

示例1:《曹旬镇志》第五篇 文体教玩具产业

产业发展  1984年,周管村创办周管织带厂,开始生产排球网、羽毛球网等绳网体育用品,当年实现产值20万元。1985年,曹甸综合厂、曹南织带厂等近10家企业纷纷转产绳网、跑道带、白布带等体育用品。1990年,全镇有生产体育用品企业20余家,实现年产值280多万元。1991年,曹甸综合厂等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开始生产体操垫、体操圈等体育用品。1993年,部分企业购进注塑机等设备,扩大生产塑料插花片等儿童益智玩具。1995年,全镇有文体教玩具生产企业38家,实现年产值1560万元。

1996年,经济体制改革给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机遇,镇办、村办企业相继改制为私营企业。镇政府即时转变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于文体教玩具产业的发展。1998年,组建宝应县曹甸镇文体教玩具行业管理协会,强化行业部管理,规范该产业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市场营销行为。2001年,启动镇工业园区二期扩建工程,为产业集聚发展搭建平台。2008年,镇党委、政府印发关于扶持发展文体教玩具产业的实施意见,围绕打玩具牌、唱转型戏、做招商功、走产业路的总体战略,制定人才引进和税收、供地、规费征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2010年,制定《曹甸镇文体教玩具产业(2011-2020年)发展规划》,依据国内外市场的实际和前景需求,坚持科学发展、集聚发展、重点发展的原则,使更多资金、技术和人才向文体教玩产业倾斜,全面推进文体教玩具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和产品系列化、高端化发展。镇政府投资近亿元资金,相继建成交易物流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专利交易平台、价格发布平台,建立文体教玩具展示区、体验区和人力资源市场,为企业全面提供人才培训、用工、技术研发、信息咨询、金融、仓储、物流配送等服务,接长加粗产业链,促进文体教玩具产业全面快速发展。培植出宝乐、玉河、米奇妙、康乐等一批龙头企业,形成较为完整集群的产业板块,拥有省明星企业1家、省优秀科技企业1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2家。20119月,通过评审,宝应县被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批准为中国教玩具产业基地20129月,被省体育局授予江苏省特色类体育产业基地称号。实现由文体教玩具生产大镇向生产强镇的转变,依靠科技投入自主创新,创立行业品牌,以品牌占领市场,并依靠文化创意,实现传统玩具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以文化引领市场。至2016年,全镇有生产各类文体教玩具企业356家,其中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26家;有电商企业256家;产业工人1.36万人,实现年产值53亿元、利润3.02亿元、税收1.78亿元,成为全镇工业经济两大支柱产业之一。

示例2《宝应县志(1990-2005)》之人口篇

三、流动人口管理

1990年全县有流动人口4.96万人,其中船民8951人、渔民1.11万人、个体工商户1.05万人、其他1.90万人。1991年,县、乡统一行动,对流动人员查婚育情况逐人登记建账,共登记流进人员6193人,其中县外流进1794人。在检查中发现无计生证明的686人、无节育措施的158人、计划外怀孕52人、计划外生育163人。经宣传动员,落实孕检223人、上环78人、结扎1人,采取补救措施39人,补交计生证明271人,签定流动人口合同227人,扣押营业执照69份,收交押金5400元,征收计划外生育费2.03万元,对市内流入人员由所在乡镇计生办书面通知流出地计生办;属于外省、市的上报市计生委,向户籍地反馈信息。19948月,县公安局对流动人口发放暂住证,各相关职能部门凭暂住证办理相关计生手续。城乡接合部实行村、组和私房出租户三级联保。1996年,县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城乡结合部计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宝应县人户分离人员计生管理暂行规定》和《宝应县流动人口管理暂行办法》,组织2000多人的调查队伍,对流入县内务工、从事第三产业和临时居住、购买城市户口、人户分离和流入3个月以上人员开展调查。其间,县政府印发《宝应县城区计生管理办法》,明确县属主管系统和街道居委会的管理职责。各大系统和居委会对流进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健全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登记账、月报表和随访服务卡及生育节育档案,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19972月,县内组织流进人员清查活动,共查出流进人员2.51万人,其中育龄妇女4987人中无节育措施24人、计划外怀孕72人、计划外生育210人。清查期间落实上环1745例、结扎4225例、人流42例、引产27例,征收计划外生育费3.36万元。是年10月,县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流动人口管理年的意见》,经调查,流出人口2.73万人,流入人口3488人,对应落实节育措施的4657人全部落实节育措施。2002年,县政府启动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工作机制,把城区流动人口纳入常住居民统一管理。2003年,对外出务工、经商有相对固定单位和住所的流出人员实行以居住地为主的管理机制,由居住地和户籍地协同管理。2005年,全县有流动人员2.93万人,回归2.49万人,占流动人口的84.9%;接受村级环情检查的7034人,占应查人数的96.6%,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为6377人,避孕节育率为87.3%;处理计划怀孕52人,处理率为91.2%,应发放婚育证明2.04万份,已发1.78万份,发放率为87.25%

示例3:《宝应县志(1990-2005)》之自然地理篇

二、河流

县境有主要河流16条、主要支排河27条,河渠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8.60公顷。

(一)里运河宝应段 北起泾河镇小涵洞,南至夏集镇子婴闸,沿镇傍城,穿越县境,全长40.50千米。该河历史上屡经变迁,古称邗沟、山阳渎、宏济河等。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整治,里运河成为一条集水陆交通、南水北调、灌溉、排涝、防洪、饮用水源等多功能综合利用的河道。2005年,断面标准:河底宽70米,底高程2米;东堤顶宽23米(兼做淮江公路),堤顶高程11米~11.50米;西堤顶宽6米,顶高程12米(西堤临高邮湖段2.70千米,顶宽8米,顶高程12.50米);河道达国家二级航道标准,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

示例4:《宝应县志(1990-2005)》之交通电力篇

一、干线航道

(一)里运河宝应段航道 北起泾河镇小涵洞,南至夏集镇子婴闸,全长41.50千米。该航道河底宽70米,最高通航水位7.50米,最低水位6.50米,枯水期水深5.90米,可通航2000吨级顶推驳船。199312月被交通部批准为二级航道。199738月对城区段宝应大桥下游疏浚,疏浚土方2.80万立方米,投资23万多元。19979月在宝应大桥下游实施河西护岸工程1千米,基础底标高4.50米,顶标高7.50米, 11月竣工,投资159.90万元。1998711月对城区护岸墙前方进行疏浚,疏浚土方1.30万立方米,投资12.10万元。20042005年,对全段航标设施进行改造,投资8.20万元。

示例5:《宝应县志(1990-2005)》之农业篇

一、鸡

1988年春,县粮食局在黄浦乡八浅粮站兴办养鸡场 ,蛋鸡最高饲养量3万羽。这是全县第一家半机械化蛋鸡养殖场。1990年,全县鸡存栏147.64万羽。1994年,子婴河镇正中村建肉鸡养殖场,年饲养肉鸡100万羽,带动全县肉鸡养殖快速发展。1998年,县种禽场从上海引进罗曼父母代种鸡4000套,带动县内笼养蛋鸡与肉鸡养殖同步快速发展。1999年,罗曼蛋鸡养殖迅速发展。沿河乡农民钱春宏饲养罗曼蛋鸡1万羽,当年获利5万元,先后被评为省科技兴农带头人和市十大杰出青年。2000年,水镇农民吴贻梅饲养罗曼蛋鸡2.10万羽,年获利10万元。夏集镇农民王廷余建成存栏10万羽罗曼蛋鸡养殖场,为县内最大的蛋鸡养殖专业户。2001年,夏集镇成立县正兴畜禽产销合作社,引进法国哈白特红宝肉鸡5000套、嘉和父母代种肉鸡1万套。该合作社成为全县肉鸡养殖的核心基地,是全县唯一享受省财政扶持的合作社。2005年末,全县鸡存栏400.52万羽,是1990年的2.71倍,其中夏集镇58.26万羽、曹甸镇46.90万羽、泾河镇45.64万羽。

示例6:《宝应县志(1990-2005)》之水生蔬菜篇(慈姑)

二、种植规模

民国23年(1934年),全县慈姑总产量750吨。1949年,县内慈姑种植面积1993.33公顷,总产量7170吨。当家品种为白皮子。1952年起,全县重视发展慈姑生产,种植面积逐渐扩大。至1957年,年平均种植面积5033.33公顷,年均总产量2.09万吨。1958年,粮食种植面积扩大,慈姑种植面积缩小到2473.33公顷。1959年,慈姑种植面积回升。1961年,全县种植面积增加到6386.67公顷,总产量2.83万吨,面积和总产量创造历史最高纪录。1963年后,慈姑种植面积逐年急剧下降,至1966年种植面积尚存666.67公顷。1967年,种植面积又开始恢复性增加。至1969年时,年均种植面积1666.67公顷。1970年后,慈姑种植面积一直在1000公顷左右徘徊,种植品种以老乌为主,至1977年,年总产量始终在4339吨左右浮动。1978年种植面积又开始缓慢增长,一般年份慈姑种植面积1700多公顷,年总产量1.50万吨,每公顷产量较前有大幅度的增长。1986年后,因受市场因素制约,种植面积又开始萎缩。1989年,全县慈姑种植面积1226.67公顷,总产量1.62万吨(不含复套种面积和产量)。1990年,曹甸、下舍、射阳湖、广洋湖、柳堡、夏集等乡镇是慈姑生产的重点乡镇。全县种植慈姑面积1320公顷,每公顷单产12.25吨,总产量与1989年持平。1991年,县内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不少稻田秧苗被淹死,县政府动员各乡镇以补充种植慈姑弥补洪涝灾害损失。县内调集20万株慈姑苗分配给秧苗受害严重的村组,其中广洋湖镇补种慈姑150公顷。是年,全县补种慈姑面积460公顷,增收慈姑5100多吨。1994年,全县慈姑种植面积增加到2013公顷,是1963年后的最高种植年份之一;每公顷单产15.97吨,总产量3.22万吨。曹甸镇屈舍村是全县慈姑种植最多的村,面积140公顷,总产量2625吨,产值656.25万元,成为农民重要的副业收入来源之一。该村慈姑种植大户谷夕友,种植慈姑3公顷,收获慈姑56.25吨,实现销售收入14.06万元,获纯利5.04万元。2000年,全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行稻、慈复种,藕、慈复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当年稻慈、藕慈复种面积1333.33公顷,是全县慈姑单一种植面积的1.98倍,成为慈姑种植的一种新模式。2001年,县内慈姑种植面积1467公顷,比2000年减少213公顷。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有水泗乡642.93公顷、曹甸镇452.13公顷、射阳湖镇131.30公顷。2004年,县内普遍实行良种和种粮补贴等政策,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因此,慈姑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是年,全县种植慈姑面积只有1007公顷,比2003年减少340公顷。2005年又减至553公顷,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有曹甸、射阳湖、广洋湖、柳堡、夏集等。是年,曹甸镇屈舍村成立紫圆慈姑产销专业合作社,有会员103人(户),带动全村850户种植紫圆慈姑,面积400公顷,占全县慈姑总面积的72.3%,生产与销售紫圆慈姑8000吨,实现产值1200万元,农民增收120万元。

示例7:《宝应县志(1990-2005)》之政党 群团篇

(二)党员教育与管理 1990年,首轮民主评议党员结,全县1284个党支部2.41万名党员参评,其中被评为不合格党员323人,出党处置的20人。七一前,向县委推荐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50个、优秀党务工作者42人、优秀共产党员103人。1993年转发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开展先锋杯竞赛活动。组织拍摄电视专题片《先锋之歌》和科教电视片《发展牛蛙养殖、拓宽致富门路》,组织技术人员编写《牛蛙养殖实用技术手册》、《农村致富30法》。举办各类培训班76期,培训党员、干部6000多人次。1995年组织全县党员开展学习孔繁森活动。指导基层党委抓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全县乡镇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571名农村党员、干部获得农民技术员以上职称。子婴河特种水产研究所被省委组织部、省科协选定为全省第一批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实用技术示范点之一。1998年拍摄并在县电视台播放10名勤政廉政好公仆先进事迹。2000年启动党员电教科技致富工程,开展我为党旗增光辉忆传统、作贡献、做新时期合格党员主题教育活动。2005年为1900多名不同类型的党员理顺、转接组织关系。组织党员开展进社区(农村、企业)、亮身份、办实事、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先后走访联系群众1.86万户,进社区做义工近1万人次。1990—2005年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87期,培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3.63万人次。组织42个县级机关党组织和宝胜集团党委与城区20个社区进行结对帮学,开展机关、企业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并被市委组织部向全市推广。

示例8:《宝应县志(1990-2005)》之文化体育篇

招西龙  招西龙(招西原名招携,因此地建有佛寺招携院而得名,后因位于西安丰之西而改名招西)又名安丰龙,源于元代武宗年间(13081311年),成形于明朝正德时期。据传,元武宗年间,西安丰地区大旱,百姓扎草龙求雨,获天降甘露,从此西安丰人年年以草龙祭祀。与本地流传的自然崇拜、鬼神崇拜风俗一致。招西(即今西安丰镇天亭村)人把草龙改变为布龙,故得名招西龙,并由单纯的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庆典娱人的传统文艺活动。招西龙以竹、木、藤为原料,制成龙头、龙尾、龙身和龙柄,外包布绘有传说中的龙纹,坠以龙须,身长20多米。舞龙的道具有龙球,乐器有锣、鼓、钗、钵,服饰有上衣、灯笼裤、头巾、腰带和胸、手腕、裤角等饰品。舞龙者一般为17人,23人轮流舞龙头,1人舞龙球,13人掌龙柄。招西龙为大型广场舞蹈,原先是出会祭祀、春节走村串户表演,延续至今日,成为开业庆典、厂家剪彩、桥梁道路落成、集会开幕、迎送嘉宾的重要活动之一。整个表演由舞龙球者引导,打击乐配合。表演阵式有乌龙摆尾、圆门、龙蜕壳、龙宫借宝、懒龙赖窝、双招、龙追尾、龙开四门、滚龙、头尾双翘等10个。民国32年(1942)春,新四军为庆祝安丰区成立,举办有25条龙参加的庆祝大会,招西龙获舞龙大会第一名。此后,招西龙阵式又有创新,增加劈波斩浪、翻江倒海、龙盘玉柱、龙飞九天等,在解放区声名远扬。招西龙演出阵容强大,场面炽热,惊险刺激。招式千变万化,时而腾空咆哮,时而安逸怡静,惟妙惟肖,妙趣横生,逢到精彩处鼓乐大振,龙借鼓威,尤如飞龙在天,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新中国建立后,招西龙以其深厚的艺术底蕴,精湛的艺术表演,经常受苏州、无锡、淮安、扬州等地邀请参加演出。1999年,获省世纪龙腾舞龙大赛铜奖。2000年入选《江苏省民间舞蹈集成》一书。2002年获市首届农民艺术节群龙会金奖。西安丰镇有舞龙队3支,队员51人,传承人有徐力胜、郭力权、梁鸽等。至2005年,招西龙仍

为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

示例9:《宝应县志(1990-2005)》之教育篇

县实验小学  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1990年位于县城小新桥25号,占地面积2.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80平方米。有25个班,在校学生1519人,教职工122人。是年,在全县率先开展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活动。1994起,用3年时间优化办学条件,建成组合式教学楼1幢,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1995年,在全市率先办起公办民助班,为贫困家庭子女服务。在全县第一个开办英语教学实验班,同步推进语、数、外教学改革。199611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视察该学校,给予较高评价。是年,教师严兰芳的低年级识字教学录像课获教育部教科所优秀课评比一等奖。1998年,新建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完成操场改建工程,面积7980平方米。20013月,转制民营,加盟民办翔宇教育集团,仍租赁原校舍、设备办学。承办市小学数学年会,开展教育部体艺2+1”科研课题。20029月,迁入县城白田中路58号新校区,占地面积3.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有教学楼3幢,附属楼、学生公寓各1幢、千人就餐厅、千人多功能报告厅等。建成长250米的4050平方米环形塑胶跑道和2880平方米人工草坪足球场。拥有科学实验室2个、计算机房2个、音乐室4个及信息中心、少先队活动室、语音室、舞蹈室、古筝室、木琴室、音乐器材室、围棋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阅览室各1个,藏书量2万册。校园实施网络化管理,实现教师办公自动化和多媒体教学,46年级配备大背投及视频展示台。少儿足球代表队应韩国国际文化交流院邀请参加在韩国大田市举行的中日韩三国小学生足球友谊赛。20039月,承办市课改推进会,并介绍学校课改经验。是年10月,国务院台办副主任李炳才回母校视察。20048月承办全国第三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2005年有59个班,在校学生3437人,教职工185

人,其中专任教师138人。

示例10:《宝应县志(1990-2005)》之人物篇

    万国青  1972—1993年),男,汉族,西安丰镇人。199212月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后勤部农场战士。

19931111日清晨,他带着警犬在执行鱼塘巡护任务时,听到枪声和犬叫声,就立即朝枪声方向跑去。当发现歹徒将警犬打死并往麻袋里装时,他冲上去抓住歹徒。歹徒企图逃脱,对准万国青脑袋打了几拳。万国青忍着疼痛,仍抱住歹徒不放。此时,歹徒见闻讯的官兵很快就要赶到,用猎枪对准万国青胸膛并威胁说:再不放手,我就要开枪了。万国青临危不惧,仍死死抓住歹徒不放。歹徒狗急跳墙,向万国青开枪后逃离现场。赶来的官兵急忙将万国青送往医院抢救,终因伤势太重,抢救无效光荣牺牲。万国青牺牲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政治部为他追记一等功,总政治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示例11:《宝应县志(1990-2005)》之人物篇

王元林  男,汉族,民国16年(1927)出生,广洋湖镇人。自幼家庭贫苦。民国32年参加革命。民国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武工队队长、总务科科长、苏中二地委文工团副指导员。1951年主动要求进苏北工农速成中学读书,1954年考入南京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58年以全优成绩毕业,后攻读在职研究生。《新华日报》、《人民日报》曾介绍其苦学七年从文盲到大学毕业的事迹,并翻译成朝鲜语出版。毕业后就职于南京农学院,历任畜牧兽医系助教、副教授,兽医院副院长、院长,兽医学教研室主任,农业部畜牧局南京农业大学全国畜牧业专业户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先后为全国培养6万多名基层兽医人才,建立兽医预防治疗网。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赴京出席国庆10周年观礼。1960年出席省和全国文教卫生先进工作者会议。19643月起,遭受审查、批斗长达17年。其间,坚持科学研究和著书立说,解决多种疑难杂症。主编与参编著作近60部,参译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64篇。1990年离休后,埋头整理长期积累的兽医病案,完成200万字的《兽医大全》等专著7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五、不规范志稿实例点评

1 1224日,局烟草嵇队接到检举后,次日查获原土产公司火车站仓库大量可疑烟叶,迅速与公安局联手进行查封,总量为4573包(担),案值300多万元。20033月,省烟草专卖局指定由武烟集团将烟叶收购,经核准定价386万元,按70%价收购计270万元。

—— 此段文字有严重的写作错误,应改为:(?)1224日,局烟草嵇队接到后,次日发现在原土产公司火车站仓库大量可疑烟叶,迅速与公安局联手进行查封。被查封的烟叶总量为4573包(担),案值300多万元。20033月,省烟草专卖局指定由武烟集团将烟叶收购,经核准定价386万元,按70%价收购计270万元。

2  内科  主要诊治地方常见病、多发病。上世纪80年代后期,对传染病诊断、治疗技术水平有显著提高,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诊治有了较丰富的经验。90年代初,随着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病和肿瘤的发病率增多,内科选派人员进修,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一是教课书式;二是工作总结式,而且是高度归纳。应首先记述该内科建于何时,接着以时为序记述诊疗情况及特点特色或案例,最后再记述2016年情况。

3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只有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努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持之以恒,才奠定了今天的基业。

—— 工作总结式。 

4  ……因此,今后继续抓好煤炭、石油开发利用的同时,充分发挥我省水能优势,逐步改变能源短缺状况,是我省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 论文式。

5  任何一门科学技术,都是从人类社会的实际需要而兴起的,归根结蒂它又要为生产服务。 

—— 论文式。

6  为进一步加强邻近县、市、区间的文化交流,20091228日,某镇籍客商某某先生赞助举办的“‘咏春杯红歌颂祖国三县市、区十六乡镇水韵乡情联谊活动在镇影剧院举办。临近的某某市某某镇、某某区某某镇也应邀参加。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到会讲话,镇党委书记到会致辞。镇农民腰鼓队在广场敲起欢庆鼓点、扭起水乡舞姿,拉开红歌大赛的序幕。比赛中19名歌手各显神通,歌唱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党风廉政建设的辉煌成就、新时代的精神风貌,镇域广大干群到场观看。

—— 新闻报道式。应主要记述咏春杯红歌颂祖国联谊活动于何时举办、参加单位、演出及主办、承办情况等。

7乡、镇公所的职权为管、教、养、卫,即管:清查户口,教:进行各类宣传,养:摊派苛捐杂税,卫:组织自卫武装。代表会议为民意机构,每保摊派代表参加,不定期召开。

—— 词条式

8在镇域影剧院广场联合举办喜迎十八大,欢歌颂党情暨水韵乡情联谊演出。整台演出持续两个多小时,......不时赢得千余观众连连叫好和阵阵掌声2013929日,镇政府主办、文体站承办《淮剧演唱会》。...... 演唱淮剧《赵五娘》、《牙痕记》等经典名段,数千名观众无不拍手称赞,再次给群众带来一份丰盛的文化套餐。

—— 淮剧演唱会不应加书名号;宣传口号式语言。

9 1997年,国务院决定对全国中药(材)资源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次年县政府成立宝应县中药(材)资源普查领导小组,成立外业组和内业组。对全县中药(材)资源进行调查,经过调查镇域药用(植物)资源共有三十种。重点品种有:蒲黄、泽兰、旋复花、藕节、杜仲、辣蓼、紫背浮萍、丹参、红花、泽兰、芡实、益母草、紫花地丁、蒲公英、麦冬、水蛭、桑椹子、地鳖虫、珍珠、鳖甲。上世纪90年代起,卫生院在本单位内开辟空地种植了部分中药(),分别是蒲公英、麦冬、紫花地丁等。

—— 上述志稿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志稿铺垫太多,上至国务院,下至县政府,未能开门见山;二是何时普查没有交待;三是倒叙;四是中草药种植情况记述不清;五是用词不准,种植的是中药材而不是种植中药

10在战争年代,xxx地区军民积极支援前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筑堤打坝、破坏据点等运动。19442月,攻打车桥战役前,为克服水网纵横、军队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在xxxx等地参加筑路、打坝,很快修成了顶宽1丈,出水五尺,穿越湖荡,总长为30余华里的五条大坝,为我军参战主力奔袭敌人据点铺平了道路。

此段文字存在如下问题:

1.本段第一句话为无实质意义文字,使志稿未能开门见山

2.“车桥战役的主体和客体不明,即是什么部队发起这个战役的,车桥又是驻的什么军队?

3.文中有第一人称:我军……

4.整段文字有提高之处。

5.使用纪年不规范,民国期间都应使用民国纪年法。

此段文字可否改为:民国33年(1944年)2月,xxx地区军民为支援车桥战役,参加在xxxx等湖荡水网地区筑路、打坝运动,筑成顶宽1丈、出水5尺、长30余里的5条大坝(),使新四军参战部队快速奔袭车桥日伪军据点,并构成车桥战役后勤保障运输线。

11珍、稀、古、奇树木,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历史见证,也是国家一部分宝贵的财富。

—— 教科书式。珍、稀、古、奇树木是大概念,不具体。

12此庵毁于文革时期。

   —— 文革简称不规范,应为文化大革命

13排涝一目有这样一段文字:区域内还有著名的某某石膏矿和盐矿,储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六十年代中成立了某某化工厂,实行机械开采,现应城县已改为某某市。 

—— 此段文字内容与排涝风马牛不相及,严重跑题。

14组织代表队参加县农民运动会和残疾人运动会,先后获得女子400米赛跑第一名和象棋一、二名的好成绩

 —— 一是时间节点不明:二是好成绩几个字违背了述而不论的写作原则。

151984年,xx淮剧团参加全县调演,演出的现代剧《xxxxx》获全县一等奖,受到县文化部门领导和观众一致好评。

—— 赘句式。

162016年,全镇拥有健身器材俱全的健身场地16个,篮球场21个,村、组健身点42个,文化体育广场21个,其中灯光、塑胶场地3个,为全民健身工程的打造和省级体育先进镇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 赘句式、议论式。另外,健身器材是个大概念,俱全的标准是什么?还有不俱全的场地吗?

172007年,由文化站牵头,购置24只腰鼓和24套服装,组建一支由24位女性、3位男性参加的中老年农民腰鼓队,……

—— 写作不规范,改为:2007年,镇文化站牵头购买腰鼓24只、服装24套,组建中老年农民腰鼓队,其中女性24人、男性3人,……

18118日,某某省第四次律师协会代表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大会听取并审议省律师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审议修改《某某省律师协会章程》,通过……决定,选举产生省律师协会第四届理事会。

 —— 典型的进行式。

19某某寺历史上灭绝性的毁灭就有6次,某某亭虽然比某某寺晚建300年,但是,因为它距城较近,所以更易遭毁灭。然而,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

   ——转折性的复句,横线部分应全部删除。       

20……举办4法制业务培训班。

—— 应改为:……举办法制业务培训班4  

21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属高邮州宝应县王野乡,境域时称四里。

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改里为图,仍属王野乡,境域时称四图。

清初沿袭明制,康熙时改乡图为铺庄,属扬州府宝应县。

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境内设白垛庄、决溪庄、兰亭庄,属扬州府宝应县。

民国初年(1912年)分属扬州府宝应县东五乡、东四乡、东三乡。

民国16年(1927年)设市乡铺庄为区乡闾邻,划归扬州府宝应县第六区,直属射阳镇管辖。

民国23(1934)实行保甲制,属宝应县第六区,直属射阳镇管辖。

—— 上段文字看起来感觉太散,应按朝代形成自然段: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属高邮州宝应县王野乡,境域时称四里。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改里为图,仍属王野乡,境域时称四图。

清初沿袭明制,康熙时改乡图为铺庄,属扬州府宝应县。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境内设白垛庄、决溪庄、兰亭庄,属扬州府宝应县。

民国初年(1912年),分属扬州府宝应县东五乡、东四乡、东三乡。民国16年,设市乡铺庄为区乡闾邻,划归扬州府宝应县第六区,直属射阳镇管辖。民国23年,实行保甲制,属宝应县第六区,直属射阳镇管辖。

22:《××志》  第五章  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

生产经营型的事业单位是政府下属的专门从事某项生产和经营的自收自支单位,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些单位起着一定的指导、服务或管理的职能。90年代,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后,其职能随之弱化或消失。2000年,武进先对19个农林场圃事业单位进行转为企业的改制。2003年开始,按常州市统一部署又对26家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至2007年,尚有一家经营性事业单位未完成改制。

  —— 此段章下序前两句为说明文体,不符合志书志体要求,为教课书式;而后面又未能将改制的主过程和基本概况写清楚。

23:福利企业  19844xx街道办事处创办第一家宝应县社会福利厂,……1999由镇企业管理站接收,……2008,企业转制,,, ……200910停办。1985年初xx创办xx第二福利厂……19924停办。19868,原xx村创办xx第三福利厂,职工17人,……1993停办。19907xx村创办宝应县华立电器厂,……

—— 倒叙。

 

 

 

 

 

志书概述的写作

 

旧志不设概述,民国时期黄炎培纂《川河县志》,首创分志之首设概述,用以说明各卷大要及阐明义例,但并未设全志概述。1981年,中国地方志史志协会提出的《关于新县志编纂方案的建议(草案)》指出,志首应设概述篇,但概述篇包含历史大事记、建置沿革、区域与区划、县城与乡镇、人口与民族等内容,这不是后来意义上的概述,受到方志界的普遍质疑。但概述的提出,为方志界研究概述提供了基础,并在首轮和二轮志书编修中,逐步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今天志书概述的理论基础和框架结构。

一、概述的作用

1.鸟瞰全志、概括全貌按体例要求,志重横剖,横排竖写,以时为经纵述各事、各业之兴衰起伏。分类横排后的篇、章、节、目处于同一层次之间,构成互无关系的独立个体,难以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主体结构,难以反映志书之全貌。而概述,则可站在全志的高度,取各业之精华,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全志之灵魂,概其长短优劣之势,述其兴衰变化之端,勾勒全志之貌,突出重点,综合利弊。从而以高屋建瓴之势,统率全局,昭示本地的历史与未来,使读者对全志有一个总体的认识,起到钩玄提要、画龙点睛、鸟瞰全志内容的作用。

2.沟通各业、有机联系志书要按事以类从、类为一志的原则,设置若干篇、章、节、目,分别记述各业的历史与现状,往往以邻为壑,分别记述,难以充分反映各业间的联系,使读者难得要领。概述则可弥补偏于横剖之不足,达到沟通各业间内在联系之效果。

3.彰明因果,揭示规律。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矛盾运动之中,方志所记各事也概莫能外。概述把全志所记的历史与现状都置于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并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述其兴衰利弊之由,导起腾飞振兴之论,以衔接各章,融合各节,纵横结合,因果相望,起到鉴古知今、开创未来之作用。

4.省时致用,提供方便。举凡各地各类志书,少则几十万言,多则百万、数百万字,人们要知晓全志内容,须尽读全文,方能了解大势,既费时又费力。概述则可助读者用极少的时间,知其全书之梗概,获取本地、本业之全貌,知其优势,把握事物的现象与本质,为人们深入认识当地的历史与现状提供便利。

二、概述的写作技法

概述列全志之首,概括一地之总貌,展示大势大略,揭示事物规律。概述的写作质量,事关全志之质量,事关读者对全志的评价。因此,概述在编写上应抓住主线、突出重点,抓住特点、反映优势,着眼整体、反映全局,叙论结合、言之有物,表述准确、文约事丰。

1.抓住主线,突出重点。主线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线索和规律,概述应围绕主线组织材料,阐明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概述之要点在于,而不需要面面俱到,即应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如《宝应县志(1990-2005)》概述中有关工业经济的记述,仅用900余字即较好地揭示了我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变化历程,以及两大支柱产业和六大地方特色产业的形成过程。

2.抓住特点,反映优势。概述是志书中纲领部分,反映地方优势是基本任务。在写概述之前,撰稿者应深入研究本地的历史和现状、自然和社会、经济和政治、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志稿,只有对这些深入并通盘研究透彻,了解和掌握方方面面的特点特色,才能下笔撰写概述。通读《宝应县志(1990-2005)》之概述,我县之特点特色及各个方面之优势尽收眼底。

3.着眼整体,反映全局。各篇章志稿内容是从微观、局部角度来写的,是为展示各个组成部分而组织的。而概述的内容是宏观的、高层次的,不是简单地对志稿的汇集和重复,而是要站在整体的、全局的高度,对志稿作出综合分析,钩玄提要,概写全貌,叙述一地之整体发展兴衰起伏、发展趋势和背景原因及方向。

4.叙论结合,言之有物。概述应从宏观上看一地的地情,检取篇章中的特殊要素,横剖纵析,经过逻辑推理,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支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使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概述除还要即要有叙有论,有褒有贬,彰因果,明得失。而叙和论是通过概括性、典型性、统计性的资料来说话,要论之有据、言之有物,总结经验为地方建设服务。

5.表述准确,文约事丰。叙述要准确,对有关事和人,应如实、客观地指出其是非、功过、得失、起伏、成败、盛衰以及经验教训等,并作出公正的评价和科学的解释,以达经世致用的目的。语言要精练、简洁而有哲理,做到文约事丰。

三、概述撰写做到六要两不要

1.六要。

一要:鸟瞰全志,概而述之,但不泛泛而谈,全而不碎,概而不虚。

二要:纵贯古今,适当上溯,形成前后志书联系的纽带,但不厚古薄今。

三要:通览各业,但不面面俱到。所谓思想千载,视通万里,就要纵向展开,无纵难以彰明因果,无横难以呈现全貌。

四要:体现规律,特色鲜明。但不言过其实。

五要:精益求精,文约事丰。但不简单罗列,要有较高的著述性。

六要:语言生动活泼,夹叙夹议,略带文采,云横九派,浪下三吴,纵横折阖,一气呵成。

2.两不要

一不要搞经验总结,二不要搞展望未来。

四、概述之结构

概述要像布置展览馆一样,宜用板块结构,先横排,后竖写。大致分为两大板块。

1.综述板块。本板块主要记述历史沿革和总体情况,如地理位置,建置区划数,地名由来,地域文化典故(钩其一二),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形成概述中的概述。如《宝应县志》(1994版)概述中的第一板块。

2.分述板块。横向展示几个方面主要内容,这是概述的主体内容,形式上暗分为一、二、三、……

1)按方志定义和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来划分板块:即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五大板块基本能概一地之全貌。在实际操作时,用暗分板块方法实现,用一、二、三、四、五来标记,不能用文字标题,镇志可用此法。

2)按事业类型分类:即按事业种类来暗分板块,部门志、专业志常用。

3)按特色来分类:即按一地志书内容若干之特色来暗分板块,以特色内容来形成概述,这在乡镇、村志中也有用之。

五、概述撰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分清概述与概况之不同。这两者虽有相同之处,都是反映一地之宏观情况,但也有如下不同之处:

一是在内容上,概况侧重于反映基本状况,而概述侧重于反映兴衰起伏的变化过程。

二是在表述形式上,概况以横向静态反映为主,而概述以纵向动态反映为主。

三是在写作方法上,概况多采用述而不作,叙而不论的记述体,而概述则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论述体。

四是在结构上,概况按门类编写成自然段落,而概述则暗分板块纵向论述。

2.要论之有据。论述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以事为基础,进行横剖纵析。写作时可先叙后议、以叙带议或叙议结合等,但应论述有度,不可叙议并重,更不可以议代叙,用画龙点睛之笔,使叙事升华。

3.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志书是求实之书,信史之作,坚持实事求是,是撰写概述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志书概述不仅突出优势,也应具实记述劣势,据优、劣进行剖析、纵论,以示人们扬长避短,开发优势,克服劣势,使概述承担起求训致用,彰往昭来的存史之历史责任。

4.篇幅要适度。概述的主要特征是高度概括性,写作上要字斟句酌,精心锤炼,做到言简意赅,文辞朴实,文约事丰。就镇、区志而言,其篇幅应控制在万字以内,占志书文字总量的千分之五左右。


志书无题小序的写作

 

志书无题小序(以下称小序)是指志书专志各篇、章、节下的无题序言。小序是相关篇、章、节内容加以溯源、评述、补充、订讹、引导和发挥彰明因果作用的一种特殊文体,居于志书较为重要的地位,与志书相辅相成、互为映衬,志书编纂者应十分重视小序的编纂。

小序最早见于《史记》《汉书》等,南宋罗愿的《新安志》中现小序,明清时期有部分志书已开始使用小序,民国时期,志书小序已屡见不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轮和二轮修志使用小序已成定例。

一、小序的作用

1.有机联系,使志书结构更加完整。志书是资料性著述,它采用横排门类的独特体例,使各篇、各章及各节平行之间相互独立、各守其界,其间无法体现内在联系,容易产生松散的现象。而小序则可以统帅篇下各章、章下各节、节下各目,或叙述历史渊源、或综述发展过程、或揭示特点和规律等,使横排之各章、各节内容之间有了联系,使章下各节、节下各目构成一个整体,使志书的结构更加紧密,内容更加完整,以体现出志书较强的著述性和科学性。

2.引导读者阅读,起到窗口的作用。我们所写的志书各篇、章、节、目间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些综合性情况或整体发展水平及整体性数据无法直观获得。而小序则可弥补其不足,不仅可以帮助读者较快了解志文的重点,还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事物的综合性情况和发展趋势、特点。

3.反映特色,提高记述深度。志书篇下各章、章下各节所反映事物的特点特色都是偏于某一方面,无法展现其总特点、发展程度,以及经验教训等。小序所站的高度则可高于各章、各节,从中提炼其主体内容和特点特色具于一体,并可适当采用议论分析之笔法,总结其经验教训,展示事物的来龙去脉和原委,揭示事物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反映其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以增加志稿记述的深度。

二、小序的写法

1.概括全文,点化内容。小序是对所领属志稿内容作简要概括,但应源于志稿内容,高于志稿内容。即以概括的手法,阐明该事物的地位与现状、优势与弱点、历史由来与兴衰变化过程等,以精炼简洁的语言点化所领属志稿的主体内容。

2.找出主线,相互沟通。由于志书是横排门类,往往把完整的事物分割开来,如章下各节之间或各自孤立的单体,缺乏内部有机联系。这就用小序来统率,尽力从志文中找出一条主线把它们串联起来,使其相互沟通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3.勾勒古今,纵叙演变。对于有些事因设节立目而被分解为几个侧面,横向展开后,侧重于现状记述,看不见事物源流和演变过程。这种情况下,可用小序来勾勒事物古今发展脉络,纵叙演变,弥补不足。

4.提示梗概,导读正文。在志书编纂中,有些篇章往往对各个单体进行分述,如政党群团篇,可以通过小序来勾勒各个单体的梗概,导读正文。

5.前后对比,说明变化。对于经济类专志各篇、章,由于横排门类,对各经济单体进行分述,看不出某一领域(如工业)经济整体发展的变化脉络。则可通过小序的手法,合理利用重要经济数据纵向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某一领域经济发展兴衰起伏变化的过程。再深一步可再结合党在各历史时期的政策、措施的变化对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使小序更显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6.略述概况,稍加议论。小序文字有一定限制,只能略说概况,在记述的同时,可作适当的分析议论,但在使用叙论兼用的笔法时,不可过度,要简要得体,以叙为主,议论兼之。

7.突出重点,提示特色。从宏观角度看,每一个地方都有其地域特色和时代发展特色,而从一部志书各专志篇、章、节所涵盖的内容看,也都具有其特点特色。纂写小序时,应详阅志文,分析特点特色,使其归于一处,以增强志书主体特色。

8.补充正文,上溯下联。在志书编纂中,常有些内容虽需作记载,但文中又无法记入。如专志中记述某一领域事业发展时,机构等内容确需记入,但无机构条目,则可利用小序在阐述这一事业发展变化适当穿插其中记述。又如对续修志书而言,可以利用小序适当上溯的笔法与前部志书作适当联结。

三、编纂小序做到六要六忌

一要高度提炼,忌机械重复。志稿篇、章、节下的小序,应是对所领属志稿内容高度提炼概括而成,以反映所领属志稿纵向提纲挈领之概要,经再次加工成一有机整体,切不可是所领属志稿内容机械式的拼凑而成,即不应是志稿正文的句式和数字的简单重复。

二要紧扣正文,忌空泛讼论。小序应紧扣正文中心内容,以达勾玄提要。切忌洋洋千言,离题万里,同时注意不能泛泛而论,写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稿

三要揭示规律,忌录流水账。小序不可写成大事记,不分主次重要与否进行逐年记述。应以时为经、以事为纬,对领属志稿内容钩玄提要,揭示事物发展规律和兴衰起伏原因。

四要吃透史料,忌煮夹生饭。笔者应明确小序设置的目的和作用,在着手写作前,应对该小序所领属志稿作深入阅读,对客观事物(事件)作出准确分析归纳,使该小序真正能概其梗要、彰明因果,与所领属志稿内容相辅相成,浑然一体,防止夹生饭现象。

五要文成乃作,忌前后矛盾。撰写小序时,必须待志稿初步定稿后才能进行,如篇、章、节下都有小序时,应先从节下序开始写,其后逐层上溯,最后完成篇下小序,否则极易造成上、下层次小序之间、小序与正文之间的不吻合,相互矛盾。另外,上下具有领属关系的小序,要尽量避免一些重要数据等简单重复使用。

六要文字简练,忌冗长琐碎。小序必须是站在较高层次上对所记述的志稿内容加以浓缩和提炼而成的,文字不能太长,必须精练、简洁,尽量做到文约事丰,就乡镇志而言,章下序应控制在500个字以内,节下序不应超过200个字。

四、编纂小序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关于小序的设置。小序是志书编纂不可或缺的体裁之一,当代所有志书已普遍使用小序这一笔法,来提升志书的整体质量,但小序也不可滥设,就乡镇志章节体志书而言,章下必须设小序,节下视情设置,目下一般不设。

2.关于小序编纂要求。编纂小序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的放矢,不作空泛议论,要从宏观的角度,用概括的语言,抓住主要矛盾,揭示特点特色,彰明因果,词造句要准确、精炼、生动,使小序达到小巧精致、言简意赅、高屋建瓴、提纲挈领之效果。

 

 

 

 

 

 

志书大事记的撰写

 

是志书的一种体例,主要包括大事记、专记和编后记等。大事记在志书中具有很高的地位,置于志书总述(概述)之后专志之前,以编年体为主、纪事本末体为辅的方式记载某一地区、部门、单位、领域所发生的重要工作、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或围绕某一专业、事物、人物所发生的重要工作、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的一种应用文体。

一、大事记的作用

1.弥补了志书横分门类、纵向记述的缺陷。志书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即以时间为主线,以大事为主体,可以纵向展示一地或一个部门、一个专业在一定时限内自然与社会及各项事业发展变化的主体脉络。

2.弥补了志书志体对大事、要事记述的不足。志书专志部分讲究横分门类、因类设事,这样就导致了志书专志部分对边缘化的、类属不清事物的弱化记述或漏记。而大事记不以类属合并事物,仅以时间混合排列大事,即使没有类属或类属不清的大事、要事也能入志,同时,专志中所记入的相关事项又可与大事记互为补充、互为详略。

3.大事记可提纲挈领,突出大事要事,为读志者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检索途径。从全志的角度看,大事记以大事为主体,强调事物的个性化记述,从而起到了突出大事要事的作用,可以为检索点,在专志中查阅相关详细内容。

二、大事记收录范围

志书大事记收录的时间范围和地域范围应遵守志书凡例之规定。内容范围应做到特别重大的事件要记、重要变革的事件要记、不平常的事件要记、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要记、首创的事件要记、对后人有教育意义或引以为戒的事件要记,以镇志为例,应该入志的大事有:

1.建置之变化(含更名)

2.区划调整

3.主要机构设置、调整和体制改革

4.党政主要负责人职务任免

5.著名人物活动和重大外事活动

6.重大政事及活动、运动

7.重要决策及通告、文告

8.重大会议的召开

9.重大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成果、变化及重大体育赛事活动

10.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及建设项目的奠基或竣工

11.重大科技发明、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推广活动

12.本镇受到的重大表彰奖励

13.重大创建活动

14.重大考古发现、文物收藏

15.重大的生态变化

16.主要物产的兴衰变化

17.重大灾害、事故、事件及突发事件

18.境外重大事件波及本地且影响较大者

19.奇异自然现象及奇人奇事

20.其他重要大事

三、大事记的写作要求

1.存实求真,观点正确。编写大事记必须严格遵循志书编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严格做到政治观点正确,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

2.严格选材,突出大事。大事记的记载必须是大事、要事、新事,既要取材广泛、前后贯通,又要按照标准严格选材、沙里淘金,并且做到标准统一、大事突出、要事不漏、新事不丢、琐事不记。

3.一事一条,简明扼要。大事记应坚持一事一条,不能数事交叉混杂,要做到有板有眼、条理分明、便于检索,内容全面真实,文字表述简明扼要,剔除空话、套话,达到言简意赅、文约事丰。

4.要素齐全,行文规范。大事记的要素有四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件又有起因(背景)、经过(含人物活动)、结果。上述要素不可或缺,但并非任何大事都具备全部要素,但时间、地点、事件至关重要。另外,大事记本身行文必须规范,应按志书有关规定执行。

5.详略得当,协调有序。志书大事记虽然具有独立性,但与志书专志内容又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大事记之大事与志书专志中相关内容应一一对应,相互协调,两者详略要得当,大事记应以简略为主,记明事件的主题即可,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6.特点突出,特色鲜明。志书大事记应注意选择那些既有地方性又具有时代特征的事件,力求两者有机结合,即地方特色时代化和时代特色地方化,即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把本地发生的要事、大事、新事记述清楚,就有了自己的特色。

四、大事记编写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篇幅问题。入志大事记篇幅不能太短,也不宜过长,其字数应控制在志书专志内容字数的1%2%之内。

2.标时问题。编写大事记时首先要标时,其排列是按标时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每一条大事记都应标写出具体时间,一般标记到日,对于一些特殊事件还应标记到时、分、秒等。有些事件在某月中无法考证到日的,可标记为是月,无法考证到月的,可标记为是年

3.排列格式问题。对于首修志书而言,大事记排列先以朝代分类排列,朝代名称占一行并居中,接着以朝代年号或年代分类排列,朝代年号或年代名称占一行并顶格排列,其后以日期顺序排列即可。

续修志书则先以年代分类,年代名称占一行并居中,再依日期顺序排列即可。

五、实例——《宝应县志(1990-2005)》大事记

2001

116日 闻道才任县委书记,林正玉任县委委员、常委、 副书记;免去高瑞芹县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11819日 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六次会议, 任命林正玉为副县长、代理县长。

2610日 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2710日 县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县城举行。补选林正玉为县长。

218日 县政府和上海龙菱实业有限公司就组建宝应民办翔宇教育集团签约。

32730日 中共宝应县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44日 县委常委会首次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34名干部进行任免表决。

412日 安宜镇劳动所职业介绍处办公室内,因劳动中介纠纷发生一起爆炸案,导致2人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

425日 宝应县第一座乡镇110千伏变电所在鲁垛投入运行。

429日 柳堡 二妹子民兵班被团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队标兵称号。

518日 黄塍乡撤乡建镇。

51819日 首届全国珍稀药食两用动物养殖技术暨市场拓展交流会在宝应召开。

520日 县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宝胜集团等3家单位与中国科学院签订产品技术开发等协作协议。

宝应县首家注册资本逾1000万元的民营企业 ——江苏银宝实业有限公司顺利办理股权流动变更登记。

628日 宝应博物馆开馆。

是月 宝应县被省政府授予省计划生育先进县称号。

719日 县委、县政府召开私营个体企业、工业技改项目、外商投资企业、建设工程项目等4个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成立大会。

81日 宝应县成立全市首家动物产品质检中心。

88日 第二届中国·宝应荷藕节举行。

91日 宝应县无公害荷藕生产基地通过省级环境质量检测。

9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到宝应视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宝应站选址情况。

922日 宝应县举办首届残疾人运动会。

923日 上午8时许,宝曹公路临城段发生1起交通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21人轻伤。

是月 宝应县被省政府表彰为九五期间残疾人工作先进县。

1210日 宝应县获得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称号。

1212日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500摄氏度高温绝缘控制电缆被科技部列为2001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1214日 淮江高速公路宝应段通车。

1230日 泾河乡撤乡建镇。

是年 《宝应年鉴》(创刊号)出版发行。

宝应县被省教委确定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宝应县获全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志书人物志的写作

 

一、人物志的地位与作用

1.人物志是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方志界,历来有地以人贵,人以地传人物为一地郡之柱础,乡邦之光耀之说。自宋代开始,方志必列人物,到了清代所占比例较高,多则一半以上。民国期间,所修志书人物志所占份量有所调整。1949年后,首轮和二轮所修志书,基本都设人物篇或人物章。

2.人物志有巨大的社会作用。地方志既然是一地自然和社会的古今总汇,就不能是见事不见人。因为历史是人创造的,一部志书,辅之以事系人,就可人、事结合,给人以立体感。人物是志书中最活跃的因素,生动的人物资料是最富有感染力的教材,也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其育人功能较强,资政、存史价值也不可低估。

二、人物志的体裁

1.传记。是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对于当地特别有影响或有重大贡献的人物,可以用传记的形式来详细记述其一生。

2.传略。是比较简单的传记,一般只记人物的主要生平和主要事迹,不需详细记述人物的一生。

3.简介。近似传略,文字可以比传略再简要些,且一般记述在世人物。

4.人物表。用表格的形式收录入志人物。

5.人物名录。目前,有的志书虽设人物名录,但照设人物基本信息表格栏目,已与人物表并无多大区别。

三、人物入志标准

1.要注意人物的实绩。其实绩主要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去考虑,选择那些对本地或本籍人在外地有重大贡献、产生过重大影响者入志,而这些不要着眼于职务或职称的高低,而要看其社会作用的大小。当然,对于一些有重要贡献的领导人,我们也应用同一标准来选录。

2.要注重人物的群众性。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对于那些在社会历史的进程中作出过显著成绩的人,不论是,不分职位高低,都应入志。即我们在记载那些知名度很高的大人物的同时,一定不要忽视那些在各行各业中作出重要贡献或社会影响较大的小人物,尤其是一些卓有贡献的地方人物和在社会道德建设进程中有影响的平民百姓,而对于镇、村志来讲,更应以后者为主。

3.要注重人物的典型性。对地方作出贡献或有社会影响的人物是多样的、多方面的,入志时主要考虑其典型性,在各行各业所处的代表性,这就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入志标准,而这个标准应根据需入志备选人物的多少来确定,备选人物多时,入志标准可高一点,否则可低一点,标准一经确定就应严格执行。

4.要坚持以正面人物为主。入志人物应以正面典型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历史的主要面貌,突出历史的主流。同时,人物志不应排斥反面人物,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有影响的反面人物,予以适当记载。

5.要以本籍人物为主,必须兼收客籍人物。入志人物除了收录本籍人物外,还应收录对本地有重大贡献或对本地有重要影响的客籍人物,入志人物收录标准一经确定,就应按统一标准选录入志。

四、人物传略、人物简介的写法

作为志书人物志主题的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到底如何着墨,至今在修志界众说纷纭,在修志实践和理论探讨上尚无统一主张和做法,差异甚大,通常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有如下几条:

1.不应超越志体原则。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应属志传范畴,是地方志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遵守志书志体总的要求。其记述手法应采用语体文,使用介绍性的记述体,严谨、朴实、简洁的记述,不作议论、褒贬,以反映传主生活本身的真实、历史的真实。

2.应受内容的制约。人物传的内容应该是反映人物主要面貌的基本资料,而对于人物传略和人物简介来讲,就是反映传主的主要履历和主要事迹,即不能面面俱到,不应把该人物一生的所有业绩、事迹全部入志,只能结合其个性特征,反映其最具代表性的业绩、成果或对本地经济、社会的重要贡献。另外,在记述人物时,也不应采用一分为二的手法,即正面人物以弘扬正风气为主,反面人物则不记述其优点何在。

3.记述人物必须准确、客观、公允。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是志书的生命,对入志人物资料应作严格的审核考订,做到有根有据,真实可靠;对人物的评价客观公正,恰如其分,不溢美,不修饰,不夸大其词;所有入志人物都应是得到社会公认、且无较大争议的人物。

4.文字稿内容的生动可读应以选材取胜。人物传略、人物简介志稿内容也应写得生动,富有吸引力,即增强可读性。但其生动可读不能寄希望于文学创作,而应遵守志体的规定。这就应该在选材上下功夫。一是选取权威的珍贵资料吸引读者;二是以人物的鲜明的功过特征激发读者强烈的爱憎感情;三是文字要寓意深刻,努力做到言简意赅,乃至意在言外,使读者回味无穷。

五、 人物表(录)的设置

志书人物篇(章)中人物表(录)如何设置、入表(录)人物标准如何确定,以及人物表(录)栏目如何设置,应视各修志单位具体情况而定,不可能统一标准。但总的要求是表(录)中反映人物的要素应该齐全,对于镇(村)志而言,笔者认为,入人物表(录)人物标准应适当放宽,以增强志书的地方性和人文信息量。

职官表: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职务、任职年月、离任时间。

职称表: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职称、职称类别、评定时间。

英模先进表: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嘉勉类别、名称、嘉勉时间、嘉勉单位。

英烈表: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牺牲时间、牺牲地点、职务(称)、称号。

乡贤表: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单位、职务(称)。

六、关于人物志撰写的其他问题

1.活着的人能否立传。对此,方志界争议较大。按志书编纂有关规定,多数人认为生不立传。但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志书编修中,尤其是在第二轮修志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采用简介的形式,将一些活着的人引入人物志,但人物传略仍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对于人物简介的收录范围应严格掌握,总体是面向有着重要贡献或重大影响的社会普通阶层人物,以免给志书出版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入志人物排列问题。人物传略以人物卒年排列,卒年相同者再以生年先后排列;人物简介一般以姓氏笔画排列,也可以人物生年排列;人物表(录)的排列视各类表(录)的具体情况而定,如职官表以干部任职时间排列,职称表、乡贤表、英模先进表等以姓氏笔画排列,英烈表(镇志)先以村(居)排列,再以姓氏笔画排列。等等。

 

 

 

 

 

 

 

《宝应县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通知

 

各镇,县各部、委、办、局,县经济开发区:

为确保地方志书编纂质量,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精神,制定《宝应县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现印发给你们,希遵照执行。

 

 

                    宝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2016916


 

宝应县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书,确保质量,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国家关于出版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地方志书(以下简称志书),是指县各部门、镇(区)和村(居)编纂的志书。

第三条  志书质量的总体要求:观点正确,体例严谨,内容全面,特色鲜明,记述准确,资料翔实,表达通顺,文风端正,印制规范。

第四条  本规定凡涉及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内容,以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为准。

 

第二章  

第五条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六条  记述社会主义时期的内容,应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风貌,全面反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程和成绩,正确反映历史发展中的曲折和问题。

第七条  志书不得含有下列内容: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宣扬邪教、迷信、赌博、暴力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涉及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法律、法规及政策未作规定的,经由有关部门审查把关,正确把握记述尺度。

 

第三章  

第八条  坚持志体。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述而不论。

体例科学、规范、严谨,适合内容记述的要求。

第九条  凡例关于编纂志书的指导思想、原则、时空范围、体裁、人物收录标准、资料来源、行文规范、特殊问题处理等要求,清楚明确。

第十条  志书名称以下限时的本行政区域名称冠名。其中,部门志、专业志名称为:《宝应县×××志》,镇(区)志、村(居)志名称分别为:《×××镇志》、《宝应县×××开发区志》、《×××村志》、《××××××居委会志》、《××××××社区志》。

续修志书名称标明上下限年份。

第十一条  体裁运用得当,以志为主。

(一)述

根据志种和内容层次的不同,合理设置,概述事物发展全貌和特点等(章下必须有)。

(二)记

大事记选录大事得当,重要事项不漏,时间、地点、人物(单位)、结果等要素齐备,并与志内记述相对应。

专记设置因事制宜,选题严格,数量适度。

编后记重点反映修志始末。

(三)志

门类设置合理。纵述史实把握事物的发端、变化和现状,不缺失主要事物、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事物发展的重要阶段。

(四)传

立传人物为在本行政区域有重大影响者,以及本籍人物在外地有重大影响者。

(五)图、照

图、照注重典型性、资料性,从不同角度反映变化的情况。

卷首插图包括本行政区域位置图、地形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等。地图采用国家测绘部门和有关部门绘制或者审定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采用测绘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

照片无广告色彩。除人物传、人物简介外,无个人标准像。

(六)表

设计合理,要素齐全,内容准确,不与正文简单重复。

(七)录

附录的原始文献、补遗考订等资料具有重要存史价值。

(八)索引

分类标准统一,名称概念清楚,提炼的标目符合主题原意,附缀正文页码准确。

第十二条  篇目设置符合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要求,科学分类与现实社会分工(现行管理体制)、全志整体性与分志相对独立性的关系处理妥当。

整体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归属得当,层次分明,排列有序。类目的升格或降格,使用适当。

标题简明准确,题文相符,同一门类各级标题不重复。

 

第四章  

第十三条  内容反映本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镇(区)志、村(居)志记述内容大致涵盖以下方面:

(一)建置、自然环境、资源、人口等;

(二)镇(区)、村(居)建设、环境保护、交通、邮电信息化、公用事业等;

(三)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经济管理等;

(四)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群众组织、公安司法、军事等;

(五)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卫生和计划生育、体育等;

(六)人民生活、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民政、民族、宗教、风俗、方言等;

(七)人物(含人物传略、简介、表录等)

第十四条  内容完整,横不缺要项,纵不断主线;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反映事物基本特征,记述有深度。

通志应详今略古。

 

第五章  

第十五条  区域界限明确。以本行政区域为记述范围,越境不书。交代背景,反映与本行政区域外的横向对比、联系等,不视为越境而书。

第十六条  时间界限明确,不随意突破志书的上限和下限,严格控制上溯或下延。

通志上限应追溯至有史以来或史料记述以来。

第十七条  记述事物、事件和人物,寓观点于记述之中。述体中的必要议论适度,不空泛。

第十八条  志书中同一名称、事实、数据、时间、度量衡、术语的表述,应前后一致。

第十九条  内容记述不机械重复。交叉记述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记述,或此详彼略,或用互见法。

第二十条  生不立传。在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以外记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随事出。记述人物准确、客观、公允。

第二十一条  人物传记述传主的生卒年月、籍贯(出生地)主要经历、典型事迹、个性特征、社会评价等。人物简介略记人物履历及主要事迹,不面面俱到。人物表要素不缺。

第二十二条  图的制作规范,要素齐全,包括必要的图题、图例和注记。

照片主题明确,图像清晰,注明时间、地点、事物、需要说明的人物的位置及时任职务等。

 

第六章  

第二十三条  资料真实、准确。

资料经过鉴别、考证、核实,时间、地点、人物(单位)、事实、数据等准确。

有歧义但不可或缺的资料,多说并存。

第二十四条  资料全面、系统。

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方面的资料齐全。

反映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资料连贯、系统。

人、事、物,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要素齐备。

第二十五条  资料具有代表性、权威性。

注重使用原始资料。

 

第七章  

第二十六条  使用规范的现代语体文记述,不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文学作品、教科书、论文等写法。

第二十七条  行文严谨、朴实、简洁、流畅。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外,以第三人称记述,不用第一人称。

第二十八条  使用规范字,用词概念准确,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使用口语、方言、土语、俗语适当;不滥用时态动词;慎用评价词语;不用模糊、空泛词句。

时间、空间概念表述准确具体,指代明确。

第二十九条  无知识性和常识性错误。不乱改科学定律、理论概念、政治术语、历史典籍、名家名言的提法和内涵等。

第三十条  各种组织、机构、法律法规、文件、会议等专有名称使用全称。使用简称的,在适当地方括注于全称之后。简称概念准确规范,不产生歧义。

第三十一条  不同时期的国家、团体、机构、职务等名称,均用当时名称。历史朝代名称使用规范的通称,以新版《现代汉语词典》附录的中国历代纪元表为准。

第三十二条  今地名使用各级政府审定的标准地名。

第三十三条  跨区域的河流、湖泊、水库、公路、铁路、航线、文物、名胜古迹、重大事件等,其名称和数据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为准。

第三十四条  人物直书姓名,不冠褒贬词语,不在姓名后加身份词;必须说明身份的,首次出现时在姓名前冠以职务(职称)。

第三十五条  译名准确。外国国名和常见的地名、人名、党派、政府机构、报刊等译名,以新华通讯社译名为准。新华通讯社没有译名的,首次使用译名时括注外文全称。

第三十六条  生物、矿物名称,使用学名。记述自然资源涉及本地生物名称的,首次出现时采用二名法,括注本地俗名。

第三十七条  表格包括表序、表题、表体和必要的表注等。表题的时间、范围、主体内容和表格性质等要素齐全。全书表格样式、编号统一。

第三十八条  文中图统一编号。

第三十九条  统计数据的使用,符合国家统计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数据的定义、含义、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等清楚、准确,不错用、滥用。

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为准。统计部门没有统计的,采用业务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

第四十条  注释符合学术规范,便于查找原文。注释形式全书统一。

引文和重要资料注明出处。

第四十一条  数字、量和单位、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统一,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八章  

第四十二条  出版,符合国家关于出版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第四十三条  出版制作以, 电子为, 介质的志书,符合国家关于电子出版物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四条  印制符合国家关于印刷业管理、音像制品管理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出版格式规范,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装帧美观、大方。分册出版的志书,整体设计统一,形成系列。

封面书名采用印刷体,不用个人题签。

第四十六条  采用16开本(889×1194),文字横排。

第四十七条  编辑校对符合国家关于图书质量管理的规定。全书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

 

第九章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中有关条款适用于年鉴编纂。

第四十九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十条  本规定由宝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宝应县地方志书编纂行文通则》的通知

 

各镇,县各部、委、办、局,县经济开发区:

为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等法规性文件,加快推进部门志、专业志和镇(区)志、村(居)志编纂工作,确保志书质量,现将《宝应县地方志书编纂行文通则》印发给你们,希遵照执行。

 

 

 

                    宝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2016916


宝应县地方志书编纂行文通则

 

总则

第一条  为统一宝应县地方志书编写规范,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等精神,结合宝应县情,特制定《宝应县地方志书编纂行文通则》(下称《通则》)。

第二条  本《通则》地方志书是指:部门志、专业志、镇(区)志、村(居)志和年鉴。

第三条  地方志书采用现代汉语语体文、记述体,不用文言文、方言、口语和文白相间的半文言文;要求文风严谨、朴实、简洁,行文流畅,内容表述准确、清楚;所用词语、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图表绘制、标题排列、文字书写必须规范。

第四条  地方志书为资料性文献,不要写成论著、教材、文学作品、报告和总结等。

第五条  地方志书如属首修,上限追溯至有史(或有资料记述)以来,续修志书上限与前志相衔接,下限均由编纂者视情况确定;为保持事物发展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续修志书应在总述概述或无题小序中作适当上溯。

第六条  地方志书每二十年续修一次。

第七条  地方志书记述范围:部门志、专业志应以志书下限年宝应境域范围为准;镇(区)志、村(居)志应以下限年本镇(区)、村(居)境域范围为准;地方志书一般不越境而书。

第八条  地方志书记述在涉及镇(区)、村(居)排名时,以常用习惯排列为序,如各镇依次为:安宜、水、夏集、柳堡、鲁垛、广洋湖、小官庄、望直港、射阳湖、西安丰、曹甸、泾河、黄塍、山阳。

 

书名  标题  目录

    第九条  地方志书名称:部门志、专业志为《宝应县×××志》;开发区志为《宝应县经济开发区志》;镇志为×××镇志》;村(居)志为×××村(居)志》

第十条  地方志书一般按章、节、目体设置篇目,章、节以汉字标明序号,如第一章、第二节,章、节标题居中,章标题上下空二行,节标题上下空一行;目标题前用汉字标明序号,如一、二、三……,目标题占一行;目以下如设标题,则依次冠以序号:(一)、(二)、(三)……1.2.3……,不占行。

各层次标题以不同字体、字号加以区别:章标题,二号宋体;节标题,三号宋体;目标题,小四号黑体。

第十一条  各层次标题应以事命题,简洁明了,准确贴切,一般用中性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不加修饰。

第十二条  地方志书志首目录编制到一级。

 

文字  标点

    第十三条  地方志书一律使用规范汉字,简化字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19861010日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特殊的人名、地名、书名及古籍引文,用简化字可能引起误解的,则保留繁体字或异体生字、僻字,须括注拼音,并作适当解释。

地方志书所记事项均用过去时,行文中不必在动词后加之类的时态助词,如召开了完成了提高了等。

第十四条  外文字母一律按印刷体书写,易混淆时须注明语种(如法文、英文等)、大小写。

第十五条  标点符号按201112月颁布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2011使用。

表示数值范围,用波纹式连接号”,19902015年,20%30%;两个相关的名词(汉字)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占一个字位的横线连接号“—”,如北京扬州直达快车;表示产品型号,中间用占半字位的连接号“-”,如“TRC-310电缆

 

专有名词  术语

    第十六条  地方志书记述用第三人称,不用我县”“我局”“我镇”“我村等,也不用本县”“本镇”“本届等之类的词语。为书写方便、节省篇幅等,可酌情使用全县”“县内”“境域等词语。

第十七条  较长的专用名词(如文件、会议、公报、组织机构名称等)多次出现,在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加括注简称,再次出现时可用简称。

志书中一般不引用文件编号。

第十八条  简称必须规范。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简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不简称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不简称党中央中共十五大不简称党的十五大十五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简称入世等。

对于本省属、本市属、本县属单位名称可省去江苏”“扬州”“宝应字样,如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扬州市交通运输局”“宝应县交通运输局可简写为省交运厅”“市交运局”“县交运局 否则不可省。

有些词语记述应加引号,如:文化大革命”“三个代表”“三个有利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法轮功”“的错误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台湾政权称台湾当局,涉及台湾地区的所谓政府机构,均应加引号,如行政院外交部等。

第十九条  记述各个历史时期的朝代、行政机构、党派团体、官职、地名等,一律用当时称谓。古地名在第一次出现时与今地名不同应括注今地名。

第二十条  人物一律直书其名,不加先生”“同志等礼貌用词,也不加褒贬之词。必须说明身份时,可称县委书记×××、镇长×××、教授×××,不得称×书记、×镇长、×教授。

第二十一条  外国的国名、地名、人名、党派、政府机构、报刊、书籍等译名,均以新华社译名或专业工具书通用译名为准。鲜为人知的专名,应括注外文原名。

本县地名应以县地名管理部门命名认定的地名为准。使用村、居委会(社区)名称时,镇(区)志使用本镇(区)村、居委会(社区)名时可直书其名,使用本镇(区)外村、居委会(社区)名时,应冠以上一级镇(区)名;部门志、专业志使用县境内村、居委会(社区)名时应冠以上一级镇(区)名,如:水镇京杭村、安宜镇白田居委会。

第二十二条  专业术语的使用务求规范、准确,一般以各专业辞典正条为准。植物、动物、矿物等名称,应使用标准学名,必要时括注拉丁文或当地俗名。科学术语凡已有中文定名的,一律使用中文名称,必要时括注外文原名全称。尚未确定中文名称的,可采用比较合理的暂行名称。

 

时间

    第二十三条  表述时间必须准确,不得使用今年”“去年”“近年等之类的代词,也不用最近”“近来”“目前”“前一阶段等概念词。

第二十四条  1911年以前(含1911年)一律采用朝代纪年,某一年号在同一记述单元文字中首次出现时应括注公元纪年;1912年至1948年间用民国纪年,同一记述单元首次使用民国纪年时应括注公元纪年;1949年起使用公元纪年。朝代纪年用汉字,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用阿拉伯数字,如:清道光二十年(1840),民国15年(1926)。

, 第二十五条  括注人物生卒时间,应省去年、月、日字样,如×××1893.12.261976.9.9)。

第二十六条  年份、年代不能简称,如:1995年不能写成“9520世纪90年代不能写成“90年代。若同一段文字中连续使用“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等,可在第一次出现时写明“20世纪字样,其后可承前省去“20世纪字样,只写出年代即可。

第二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可简称新中国成立前”“ 新中国成立后,不能简称建国前”“建国后。称解放时必须注明地域,如宝应解放后”“宝应解放前夕

 

数字

    第二十八条  下列情况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表示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分、秒。

表示民国纪年,如:民国10年。

表示年龄,如:60岁。

表示统计数字、倍数。

表示温度、湿度、能量、功率、电压等物理量。

表示地理经纬度。如:东经112°07′40″

引文标注版次、卷次、页码,如2015年第1版第1卷第200页。

部队番号、证件号码、产品型号和其他序号、代号、代码,如:84105部队,22次特快列车,93号汽油,维生素B12,HP-3000型电子计算机。

第二十九条  下列情况应当使用汉字:

表示序数,如第一章、第二名。但与阿拉伯数字连用时改用阿拉伯数字,如:1962年第3期。

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汉字数字不能用顿号隔开,如:三四天,七八十种,五十七八岁,一两个小数,四五万套。

带有字的数字表示约数,必须使用汉字,如:十几年,一百几十次,几十万分之一。

”“”“左右”“上下”“等字表示的约数,一般用汉字。如文中既有精确数字,也同时用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一致,都可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某单位有职工180人,年完成产值100多万元。

朝代纪年、农历月日、星期,如:清光绪三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星期五。朝代纪年和农历月日应括注公历。

位于定型的词、词组、成语、习惯用语、诗词、古文中的数字,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如:五四运动,阳春三月,一系列,五局三胜制。

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须照顾上下文,保持局部一致。如:一个人,三本书,六条意见。

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月日间用间隔号“·”隔开,并加引号,以免引起歧义,如:·二八事变,一二·运动;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加引号视事件知名度而定,如:五卅运动,五二○”声明。

第三十条  数字够万时应以万为单位,够亿时应以亿为单位,小数点后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如:3.51万,16.58亿。数字不能因转行被分割开。

某些需要精确表述的统计数字,应保留到个位,如人口统计等。

第三十一条  记述数字的增减,要区别以下几种情况:

增加(了)、增长(了)、上升(了),是不包括底数的净增数;

增加到(为、至)、增长到(为)、上升到(为)是包括底数的增加后的总数;

减少(了)、下降(了)是指差额;

减少到(为)、下降到(为)、降低到(为)是指减少后的余额。

第三十二条  《通则》未提及的数字用法,应以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5835-2011为准。

第三十三条  地方志书采用的基本数据应以县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为准,统计局未列入统计的数据应严格考订后使用。所有数据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计量单位

    第三十四条  地方志书中的计量单位,基本上采用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村(居)志视情况采用。

第三十五条  行文中除温度(摄氏度)、角度(°)、角分()、角秒()外,其余计量单位一律使用汉字表述。如:气温37℃,东径120°07′43″,安宜路长15千米(不能写作安宜路长15KM)。

行文中载录的公式,计量单位可以用符号。

第三十六条  表示某一范围的数量,连接线前后的量词不可以省略,如10万~100万人,10%90%0℃5℃

第三十七条  行文中使用计量单位应保持一致,如:学校、医院等用,公园、文化馆等用,病床用,工厂、公司、商店用,道路、河流用,学生、职工、技术人员用

 

注释  引文

    第三十八条  来自部门和档案馆的资料一般不注明出处,直录自史籍文献者应使用明引,引文忠于原作,并注明出处。如史籍文献记载不一,一时难以考证确定,可以诸说并存。

第三十九条  行文中的注释,一律采用页下注(脚注),并用条界线(注线)将其与正文隔开。注释的序号用注码……,居所注释的词或句的右上角。图表中的数字、符号需注释时,可在标注对象右上角加一星标“*”,注释的内容,可直接写在该图表的下面。

第四十条  引文要忠于原文,不得随意改动。衍文和明显的错别字加圆括号(),改正和增补的字加方括号“[]”,残缺字则用“□”充填,缺多少字就用多少个“□”

第四十一条  特别重要的引文要注明出处,注释应要素齐备,便于读者查核原文。

引自书籍者,注明作者(编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卷次、页码。

引自报刊者,必须慎重考订,然后注明作者姓名、文章标题、报刊名称、时间或期数。

引自文件者,注明发文单位、发文时间、文件名称。

引自档案资料者,注明档案馆(室)名称、档号、标题。

引自网上资料者,首先应严格考订,注明网站(网址)、网页、标题、作者(编者)。

第四十二条  地方志书应尽量引用原著,一般不转引,确需转引的须慎重考订,并说明转引自何处。

第四十三条  引用原文须加引号,转述大意不加引号。

 

    第四十四条  图、照、表应做到精(精心设计、拍摄)、准(准确细致)、简(简明具体)、清(清晰整洁)。选用图、照应注重文献价值。所用图、照、表既要与文字相互照应,又要防止彼此重复和矛盾,一般应排列在志书正文相关内容之中或文后,使其与正文巧妙搭配、相得益彰。

第四十五条  图、照、表应标明序号,一般用三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层次,其间用半字位的间隔号“-”隔开,第一个数字表示章的序号,第二个数字表示节的序号,第三个数字表示该节图、照、表各自的序号。如1-3-4”,指第一章第三节的第四个表。

图、表标题采用五号黑体,表内文字用小五号宋体;图、照、表的说明文字为小五号楷体。

第四十六条  图,包括地图、函数曲线图、结构图、示意图等,要求要素齐全、内容清晰、电脑制作、每幅图应包括图题、画面、图例、图注或说明四部分。图题一般包括时间、单位(或地名)、事项三个要素,书于图下居中,前标序号(图×-×-×),并与图题之间空一格。图例置于图框内右下方。

地图采用统一的比例尺,并注明比例尺度,所用地图以政府测绘部门的公开资料为准。

第四十七条  照片,包括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每张照片须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内容,标明序号,注明拍摄时间,拍摄者或供稿人(单位)。

第四十八条  图、照都应制成电子稿,都须按前规定要素齐全,志首彩页用图、照须编制出彩页制作方案,如须插入志稿正文的应注明插置页码和位置。

第四十九条  表,包括统计表、类目表等,要求归类得当、类目明确、数据准确。

表一般包括标题、表体、说明三个部分。标题一般包括时间、单位名(或地名)、事项三个要素,书于表体上面居中,序号排放在表的上框线的左方并前空一格。标题称“×××统计“ ×××一览,不称“×××统计表“ ×××一览表。表体中如只有同一个计量单位,在表的上框线的右方并后空一格标明计量单位;如表中有两个及以上计量单位,则应在表内单位栏中分别注明。

表采用开口式,即表的左右两端不画纵线。表身加行线,首行、末行用粗线,分栏线用细线。

表体中空白表示缺资料(应有而未有),平短线“-”表示没有数据发生或数据为零,符号“…”表示有数据但未达到计算单位要求的最低点。

表内的数据以个位或小数点对齐,文字左对齐。

说明部分是对资料来源或表内某些问题的注释,排于表体之下,应简明精当。

表应尽量完整排列于一页之内或先双后单两内页中;如转页续表,表内横线不能省略,应在表体序号前加即可,表题计量单位标注可省。

 

书写要求

    第五十条  送审稿一律提交纸质打印稿,正文要求用五号宋体字,字迹清晰。

第五十一条  志稿正文和目录分别编写页码,编委会、编纂人员名单不编页码。

第五十二条  送审稿要求达到齐、清、定

齐:志稿正文(含图、照、表)、目录及编纂人员名单等应齐全。

清:志稿各部分应符合本《通则》要求,规范、清晰。

定:志稿终审送审稿必须经修志单位内部三审后,经单位领导批准提交送审申请报告。

 

第十一章  附则

    第五十三条  本《通则》适用于年鉴编纂工作。

第五十四条  本《通则》解释权归宝应县地方志办公室。

第五十五条  本《通则》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5834―2011
代替 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

General rules for punctuation

2011-12-30 发布   

2012-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 布

 

GB/T 158342011

目次

前言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标点符号的种类 1

4 标点符号的定义、形式和用法 2

5 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 1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标点符号用法的补充规则 1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标点符号若干用法的说明 19

 

GB/T 15834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GB/T 158341995,与 GB/T 15834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编写规则(GB/T 1.12009),对本标准的编排和表述做了全面修改;

——更换了大部分示例,使之更简短、通俗、规范;

——增加了对术语标点符号语段的定义(2.1/2.5);

——对术语复句分句的定义做了修改(2.3/2.4);

——对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的定义做了修改,更强调句末点号与句子语气之间的关系(4.1.1/4.2.1/4.3.1);

——对逗号的基本用法做了补充(4.4.3);

——增加了不同形式括号用法的示例(4.9.3);

——省略号的形式统一为六连点……,但在特定情况下允许连用(4.11);

——取消了连接号中原有的二字线,将连接号形式规范为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并对三者的功能做了归并与划分(4.13);

——明确了书名号的使用范围(4.15/A.13);

——增加了分隔号的用法说明(4.17);

——“标点符号的位置一章的标题改为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并增加了使用中文输人软件处理标点符号时的相关规范(第 5 章);

——增加了附录: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主要说明标点符号不能怎样使用和对标点符号用法加以补充说明,以解决目前使用混乱或争议较大的问题。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对功能有交叉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做了区分,并对标点符号误用高发环境下的规范用法做了说明。

本标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阳、刘妍、于泳波、翁姗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的用法。

本标准适用于汉语的书面语(包括汉语和外语混合排版时的汉语部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标点符号 punctuation

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2.2

句子 sentence

前后都有较大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2.3

复句 complex sentence

由两个或多个在意义上有密切关系的分句组成的语言单位,包括简单复句(内部只有一层语义关系)和多重复句(内部包含多层语义关系)。

2.4

分句 clause

复句内两个或多个前后有停顿、表达相对完整意义、不带有句末语气和语调、有的前面可添加关联词语的语言单位。

2.5

语段 expression

指语言片段,是对各种语言单位(如词、短语、句子、复句等)不做特别区分时的统称。

3 标点符号的种类

3.1 点号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3.1.1 句末点号

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3.1.2 句内点号

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3.2 标号

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4 标点符号的定义、形式和用法

4.1 句号

4.1.1 定义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

4.1.2 形式

句号的形式是

4.1.3 基本用法

4.1.3.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 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4.1.3.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 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 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4.2 问号

4.2.1 定义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4.2.2 形式

问号的形式是

4.2.3 基本用法

4.2.3.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 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示例 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示例 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4.2.3.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 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示例 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示例 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

示例 4(他看着我的作品称赞了我。)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

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 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

4.2.3.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4.2.3.4 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 1马致远(12501321),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示例 2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示例 3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

4.3 叹号

4.3.1 定义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

4.3.2 形式

叹号的形式是

4.3.3 基本用法

4.3.3.1 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 1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

示例 2你给我住嘴!

示例 3谁知道他今天是怎么搞的!

4.3.3.2 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示例 1咔嚓! 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示例 2咚! 咚咚! 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4.3.3.3 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

示例 1轰!! 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

示例 2我要揭露! 我要控诉!! 我要以死抗争!!! 

4.3.3.4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示例 1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

示例 2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材?!

4.4 逗号

4.4.1 定义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4.4.2 形式

逗号的形式是

4.4.3 基本用法

4.4.3.1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见 4.6.3.1),一般都用逗号。

示例 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示例 2学历史使人更明智,学文学使人更聪慧,学数学使人更精细,学考古使人更深沉。

示例 3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能反映现实,要是不相信我们的世界有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

4.4.3.2 用于下列各种语法位置:

a) 较长的主语之后。

示例 1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都令人叹为观止。

b) 句首的状语之后。

示例 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c) 较长的宾语之前。

示例 3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初期和中期。

d) 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

示例 4他呢,倒是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

示例 5(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e) 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或宾语中间。

示例 6母亲沉痛的诉说,以及亲眼见到的事实,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

示例 7那姑娘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腰间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

示例 8必须懂得,对于文化传统,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抛弃,也不能不管精华糟粕全盘继承。

f)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

示例 9真美啊,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

示例 10她吃力地站了起来,慢慢地。

示例 11我只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4.4.3.3 用于下列各种停顿处:

a)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

示例 1老张,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上星期已经调走了。

示例 2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

b) 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

示例 3哎哟,这儿,快给我揉揉。

示例 4大娘,您到哪儿去啊?

示例 5喂,你是哪个单位的?

c) 某些序次语(字头、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 6为什么许多人都有长不大的感觉呢?原因有三:第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父母总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第三,父母出于爱心而总不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弯路。

示例 7《玄秘塔碑》所以成为书法的范本,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其一,具有楷书点画、构体的典范性;其二,承上启下,成为唐楷的极致;其三,字如其人,爱人及字,柳公权高尚的书品、人品为后人所崇仰。

示例 8下面从三个方面讲讲语言的污染问题:首先,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语言污染问题;其次,是滥用缩略语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再次,是空话和废话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

4.5 顿号

4.5.1 定义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

4.5.2 形式

顿号的形式是

4.5.3 基本用法

4.5.3.1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 1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示例 2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4.5.3.2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示例: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4.5.3.3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 1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示例 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4.5.3.4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示例 1飞机在 6 000 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示例 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示例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4.5.3.5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 1”“构成字。

示例 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示例 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示例 4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 5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4.6 分号

4.6.1 定义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

4.6.2 形式

分号的形式是

4.6.3 基本用法

4.6.3.1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

示例 1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示例 2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

4.6.3.2 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示例 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示例 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示例 3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

示例 4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以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

4.6.3.3 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示例: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为: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4.7 冒号

4.7.1 定义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

4.7.2 形式

冒号的形式是

4.7.3 基本用法

4.7.3.1 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例如”“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示例 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示例 2她高兴地说:咱们去好好庆祝一下吧!

示例 3小王笑着点了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

示例 4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

4.7.3.2 表示总结上文。

示例:张华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4.7.3.3 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示例 1(本市将举办首届大型书市。)主办单位:市文化局;承办单位:市图书进出口公司;时间:815 20 日;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

示例 2(做阅读理解题有两个办法。)办法之一:先读题干,再读原文,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课文。办法之二:直接读原文,读完再做题,减少先入为主的干扰。

4.7.3.4 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示例 1广平先生:……

示例 2同志们、朋友们:……

4.7.3.5 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在列举式或条文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示例: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8 引号

4.8.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4.8.2 形式

引号的形式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左侧的为前引号,右侧的为后引号。

4.8.3 基本用法

4.8.3.1 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4.8.3.2 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示例:这里所谓的,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4.8.3.3 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示例 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 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示例 3有几个慈样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8.3.4 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4.8.3.5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示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
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

4.8.3.6 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

示例 1“5·12”汶川大地震

示例 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示例 3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4.9 括号

4.9.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的注释内容、补充说明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语句。

4.9.2 形式

括号的主要形式是圆括号 ,其他形式还有方括号[ ]、六角括号 和方头括号 等。

4.9.3 基本用法

4.9.3.1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圆括号:

a)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示例 1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 人。

示例 2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热烈鼓掌)

 b 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示例 3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你好!

示例 4该建筑公司负责的建设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

c) 标示序次语。

示例 5语言有三个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

示例 6思想有三个条件:(一)事理;(二)心理;(三)伦理。

d) 标示引语的出处。

示例 7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e) 标示汉语拼音注音

示例 8的(de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

4.9.3.2 标示作者国籍或所属朝代时,可用方括号或六角括号。

示例 1[英]赫胥黎《迸化论与伦理学》

示例 2〔唐〕杜甫著

4.9.3.3 报刊标示电讯、报道的开头,可用方头括号。

示例:【新华社南京消息】

4.9.3.4 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可用六角括号。

示例:国发〔20113 号文件

4.9.3.5 标示被注释的词语时,可用六角括号或方头括号。

示例 1〔奇观〕奇伟的景象。

示例 2【爱因斯坦】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 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移居美国。

4.9.3.6 除科技书刊中的数学、逻辑公式外,所有括号(特别是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宜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示例:〔茸(róng)毛〕很细很细的毛。

4.10 破折号

4.10.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

4.10.2 形式

破折号的形式是“——”

4.10.3 基本用法

4.10.3.1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也可用括号,见 4.9.3.1;二者的区别另见 B.1.7)。

示例 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示例 2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4.10.3.2 标示插入语(也可用逗号,见 4.4.3.3)。

示例: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4.10.3.3 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号,见 4.7.3.14.7.3.2)。

示例 1坚强,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示例 2画家开始娓娓道来——
数年前的一个寒冬,……

4.10.3.4 标示话题的转换。

示例: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4.10.3.5 标示声音的延长。

示例:——”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4.10.3.6 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示例 1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示例 2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

4.10.3.7 标示引出对话。

示例:——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
——当然想了!

4.10.3.8 标示事项列举分承。

示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4.10.3.9 用于副标题之前。

示例:飞向太平洋
——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

4.10.3.10 用于引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注释者。

示例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示例 2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汉书》

示例 3很多人写好信后把信笺折成方胜形,我看大可不必。(方胜,指古代妇女戴的方形首饰,用彩绸等制作,由两个斜方部分叠合而成。——编者注)

4.11 省略号

4.11.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

4.11.2 形式

省略号的形式是“……”

4.11.3 基本用法

4.11.3.1 标示引文的省略。

示例: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11.3.2 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示例 1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这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

示例 2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

4.11.3.3 标示语意未尽。

示例 1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

示例 2你这样干,未免太……

4.11.3.4 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示例: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4.11.3.5 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示例:还没结婚吧?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4.11.3.6 标示特定的成分虚缺。

示例:只要…………

4.11.3.7 在标示诗行、段落的省略时,可连用两个省略号(即相当于十二连点)。

示例 1从隔壁房间传来缓缓而抑扬顿挫的吟咏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示例 2该刊根据工作质量、上稿数量、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表现,评选出了高校十佳记者站。还根据发稿数量、提供新闻线索情况以及对刊物的关注度等,评选出了十佳通讯员。

…………

4.12 着重号

4.12.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

4.12.2 形式

着重号的形式是“.” 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4.12.3 基本用法

4.12.3.1 标示语段中重要的文字。

示例 1诗人需要表现,而不是证明

示例 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12.3.2 标示语段中需要指明的文字。

示例:下边加点的字,除了在词中的读法外,还有哪些读法?
 

4.13 连接号

4.13.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

4.13.2 形式

连接号的形式有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三种。

4.13.3 基本用法

4.13.3.1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短横线:

a) 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的编号。

示例 13-戊酮为无色液体,对眼及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

示例 2参见下页表 2-8、表 2-9

b) 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

示例 3安宁里东路 26 号院 3-2-11

示例 4联系电话:010-88842603

示例 52011-02-15

c) 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

示例 6吐鲁番-哈密盆地

d) 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

示例 7WZ-10 直升机具有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e) 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的分合。

示例 8shuōshuō-xiàoxiào(说说笑笑)

示例 9盎格鲁-撒克逊人

示例 10-雅克·卢梭(-雅克为双名)

示例 11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孟戴斯-弗朗斯为复姓)

4.13.3.2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一般用一字线,有时也可用浪纹线:

a) 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

示例 1沈括(10311095),宋朝人。

示例 22011 2 3 10

示例 3北京上海特别旅客快车

b) 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

示例 42530 g

示例 5第五~八课

4.14 间隔号

4.14.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分界。

4.14.2 形式

间隔号的形式是“·”

4.14.3 基本用法

4.14.3.1 标示外国人名或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

示例 1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示例 2阿依古丽·买买提

4.14.3.2 标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

示例:《淮南子·本经训》

4.14.3.3 标示词牌、曲牌、诗体名等和题名之间的分界。

示例 1《沁园春·雪》

示例 2《天净沙·秋思》

示例 3《七律·冬云》

4.14.3.4 用在构成标题或栏目名称的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 4《天··人》

4.14.3.5 以月、日为标志的事件或节日,用汉字数字表示时,只在一、十一和十二月后用间隔号;当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月、日之间均用间隔号(半角字符)。

示例 1九一八事变 五四运动

示例 2·二八事变 一二·运动

示例 3“3·15”消费者权益日 “9·11”恐怖袭击事件

4.15 书名号

4.15.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作品的名称。

4.15.2 形式

书名号的形式有双书名号《 》和单书名号〈 〉两种。

4.15.3 基本用法

4.15.3.1 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

示例 1《红楼梦》(书名)

示例 2《史记·项羽本记》(卷名)

示例 3《论雷峰塔的倒掉》(篇名)

示例 4《每周关注》(刊物名)

示例 5《人民日报》(报纸名)

示例 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名)

4.15.3.2 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示例 1《渔光曲》(电影名)

示例 2《追梦录》(电视剧名)

示例 3《勿忘我》(歌曲名)

示例 4《沁园春·雪》(诗词名)

示例 5《东方欲晓》(雕塑名)

示例 6《光与影》(电视节目名)

示例 7《社会广角镜》(栏目名)

示例 8《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

示例 9《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图片名)

4.15.3.3 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

示例: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电脑卫士》杀毒软件。

4.15.3.4 标示作品名的简称。

示例:我读了《念青唐古拉山脉纪行》一文(以下简称《念》),收获很大。

4.15.3.5 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

示例:《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

4.16 专名号

4.16.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古籍和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特定类专有名词。

4.16.2 形式

专名号的形式是一条直线,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4.16.3 基本用法

4.16.3.1 标示古籍、古籍引文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专有名词,主要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民族名、朝代名、年号、宗教名、官署名、组织名等。

示例 1孙坚人马被刘表率军围得水泄不通。(人名)

示例 2于是聚集四州兵马七十多万准备决一死战。(地名)

示例 3当时乌孙及西域各国都向派遣了使节。(国名、朝代名)

示例 4咸宁二年到太康十年,匈奴鲜卑乌桓等族人徙居塞内。(年号、民族名)

 4.16.3.2 现代汉语文本中的上述专有名词,以及古籍和现代文本中的单位名、官职名、事件名、会议名、书名等不应使用专名号。必须使用标号标示时,宜使用其他相应标号(如引号、书名号等)。

4.17 分隔号

4.17.1 定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诗行、节拍及某些相关文字的分隔。

4.17.2 形式

分隔号的形式是“/”

4.17.3 基本用法

4.17.3.1 诗歌接排时分隔诗行(也可使用逗号和分号,见4.4.3.1/4.6.3.1)。

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17.3.2 标示诗文中的音节节拍。

示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17.3.3 分隔供选择或可转换的两项,表示

示例:动词短语中除了作为主体成分的述语动词之外,还包括述语动词所带的宾语和/或补语。

4.17.3.4 分隔组成一对的两项,表示

示例 113/14 次特别快车

示例 2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国组合杜婧/于洋两局完胜韩国名将李孝贞/李敬元。

4.17.3.5 分隔层级或类别。

示例: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省辖市(地级市)/县(县级市、区、自治州)/乡(镇)/村(居委会)。

5 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

5.1 横排文稿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

5.1.1 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后,占一个字位置,居左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1.2 问号、叹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后,占一个字位置,居左,不出现在一行之首。两个问号(或叹号) 叠用时,占一个字位置;三个问号(或叹号)叠用时,占两个字位置;问号和叹号连用时,占一个字位置。

5.1.3 引号、括号、书名号中的两部分标在相应项目的两端,各占一个字位置。其中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1.4 破折号标在相应项目之间,占两个字位置,上下居中,不能中间断开分处上行之末和下行之首。

5.1.5 省略号占两个字位置,两个省略号连用时占四个字位置并须单独占一行。省略号不能中间断开分处上行之末和下行之首。

5.1.6 连接号中的短横线比汉字略短,占半个字位置;一字线比汉字略长,占一个字位置;浪纹线占一个字位置。连接号上下居中,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1.7 间隔号标在需要隔开的项目之间,占半个字位置,上下居中,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1.8 着重号和专名号标在相应文字的下边。

5.1.9 分隔号占半个字位置,不出现在一行之首或一行之末。

5.1.10 标点符号排在一行末尾时,若为全角字符则应占半角字符的宽度(即半个字位置),以使视觉效果更美观。

5.1.11 在实际编辑出版工作中,为排版美观、方便阅读等需要,或为避免某一小节最后一个汉字转行 或出现在另外一页开头等情况(浪费版面及视觉效果差),可适当压缩标点符号所占用的空间。

5.2 竖排文稿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

5.2.1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下偏右。

5.2.2 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和分隔号置于相应文字之下居中,上下方向排列。

5.2.3 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括号改用”“,标在相应项目的上下。

5.2.4 竖排文稿中使用浪线式书名号,标在相应文字的左侧。

5.2.5 着重号标在相应文字的右侧,专名号标在相应文字的左侧。

5.2.6 横排文稿中关于某些标点不能居行首或行末的要求,同样适用于竖排文稿。

 

 

 

A

(规范性附录)

标点符号用法的补充规则

A.1 句号用法补充规则

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示例 1行进中的学生方队

示例 2经过治理,本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这是某区街道一景

A.2 问号用法补充规则

使用问号应以句子表示疑问语气为依据,而并不根据句子中包含有疑问词。当含有疑问词的语段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而句子并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

示例 1他们的行为举止、审美趣味,甚至读什么书,坐什么车,都在媒体掌握之中。

示例 2谁也不见,什么也不吃,哪儿也不去。

示例 3我也不知道他究竟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A.3 逗号用法补充规则

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进行连接,以及(及)之前应用逗号。

示例: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营养均衡等,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

A.4 顿号用法补充规则

A.4.1 表示含有顺序关系的并列各项间的停顿,用顿号,不用逗号。下例解释对于一词用法,”“事物”“行为之间有顺序关系(即人和人、人和事物、人和行为、事物和事物、事物和行为、行为和行为等六种对待关系),各项之间应用顿号。

示例:〔对于〕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误)
〔对于〕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正)

A.4.2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的简写形式时,用短横线连接号,不用顿号。

示例:20100302(误)
2010-03-02(正)

A.5 分号用法补充规则

分项列举的各项有一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示例:本市先后建立起三大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建立甘蔗生产服务体系。成立糖业服务公司,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务;二是建立蚕桑生产服务体系。……;三是建立热作服务体系。……(误)

本市先后建立起三大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建立甘蔗生产服务体系。成立糖业服务公司,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务。二是建立蚕桑生产服务体系。……。三是建立热作服务体系。……。(正)

A.6 冒号用法补充规则

A.6.1 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引起下文。表面上类似但实际不是提示性话语的,其后用逗号。

示例 1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提示性话语)

示例 2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约有 150 多座,可算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非提示性话语)

A.6.2 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一句话、几句话甚至几段话),都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即在该范围的末尾要用句号点断)。应避免冒号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

示例: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误)
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

A.6.3 冒号应用在有停顿处,无停顿处不应用冒号。

示例 1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有停顿)

示例 2这事你得拿主意,光说不知道怎么行?(无停顿)

A.7 引号用法补充规则

丛刊”“文库”“系列”“书系等作为系列著作的选题名,宜用引号标引。当丛刊等为选题名的一部分时,放在引号之内,反之则放在引号之外。

示例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示例 2中国哲学典籍文库

示例 3“20 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

A.8 括号用法补充规则

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句内括号用于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即本身就是句子的一部分,应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句外括号则用于注释句子、句群或段落,即本身结构独立,不属于前面的句子、句群或段落,应位于所注释语段的句末点号之后。

示例: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A.9 省略号用法补充规则

A.9.1 不能用多于两个省略号(多于 12 点)连在一起表示省略。省略号须与多点连续的连珠号相区别(后者主要是用于表示目录中标题和页码对应和连接的专门符号)。

A.9.2 省略号和”“等等”“什么的等词语不能同时使用。在需要读出来的地方用”“等等”“什么的等词语,不用省略号。

示例: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误)
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正)

A.10 着重号用法补充规则

不应使用文字下加直线或波浪线等形式表示着重。文字下加直线为专名号形式(4.16);文字下加

浪纹线是特殊书名号(A.13.6)。着重号的形式统一为相应项目下加小圆点。

示例: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a]的一项是(误)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正)

A.11 连接号用法补充规则

浪纹线连接号用于标示数值范围时,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前一数值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可省略。

示例:5公斤~100公斤(正)
5100 公斤(正)

A.12 间隔号用法补充规则

当并列短语构成的标题中已用间隔号隔开时,不应再用类连词。

示例:《水星·火星和金星》(误)
《水星·火星·金星》(正)

A.13 书名号用法补充规则

A.13.1 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应用书名号。下面均为书名号误用的示例:

示例 1下学期本中心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两门课程。

示例 2明天将召开《关于两保两挂的多视觉理论思考》课题立项会。

示例 3本市将向 70 岁以上(含 70 岁)老年人颁发《敬老证》。

示例 4本校共获得《最佳印象》《自我审美》《卡拉 OK》等六个奖杯。

示例 5《闪光》牌电池经久耐用。

示例 6《文史杂志社》编辑力量比较雄厚。

示例 7本市将召开《全国食用天然色素应用研讨会》。

示例 8本报将于今年暑假举行《墨宝杯》书法大赛。

A.13.2 有的名称应根据指称意义的不同确定是否用书名号。如文艺晚会指一项活动时,不用书名号;而特指一种节目名称时,可用书名号。再如展览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组织形式时,不用书名号;特定情况下将某项展览作为一种创作的作品时,可用书名号。

示例 12008 年重阳联欢晚会受到观众的称赞和好评。

示例 2本台将重播《2008 年重阳联欢晚会》。

示例 3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今天隆重开幕。

示例 4《大地飞歌艺术展》是一部大型现代艺术作品。

A.13.3 书名后面表示该作品所属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标在书名号内。

示例:《我们》杂志

A.13.4 书名有时带有括注。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等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反之则应放在书名号之外。

示例 1《琵琶行(并序)》

示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

示例 3《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草案)》

示例 4《百科知识》(彩图本)

示例 5《人民日报》(海外版)

A.13.5 书名、篇名末尾如有叹号或问号,应放在书名号之内。

示例 1《日记何罪!》

示例 2《如何做到同工又同酬?》

A.13.6 在古籍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为与专名号配合,书名号也可改用浪线式,标注在书名下方。这可以看作是特殊的专名号或特殊的书名号。

A.14 分隔号用法补充规则

分隔号又称正斜线号,须与反斜线号“\”相区别(后者主要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专门符号)。使用分隔号时,紧贴着分隔号的前后通常不用点号。

 

 

 

 

 

 

 

 

 

 

 

B

(资料性附录)

标点符号若干用法的说明

B.1 易混标点符号用法比较

B.1.1 逗号、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停顿的区别

逗号和顿号都表示停顿,但逗号表示的停顿长,顿号表示的停顿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用顿号,但当并列词语较长或其后有语气词时,为了表示稍长一点的停顿,也可用逗号。

示例 1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桃子、香蕉和菠萝。

示例 2我们需要了解全局和局部的统一,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示例 3看游记最难弄清位置和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B.1.2 逗号、顿号在表列举省略的”“等等之类词语前的使用

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等之类词语时,类词前不用顿号或其他点号;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类词时,类词前应用逗号。

示例 1现代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

示例 2写文章前要想好,文章主题是什么,用哪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等等。

B.1.3 逗号、分号表示分句间停顿的区别

当复句的表述不复杂、层次不多,相连的分句语气比较紧凑、分句内部也没有使用逗号表示停顿时,分句间的停顿多用逗号。当用逗号不易分清多重复句内部的层次(如分句内部已有逗号),而用句号又可能割裂前后关系的地方,应用分号表示停顿。

示例 1她拿起钥匙,开了箱上的锁,又开了首饰盒上的锁,往老地方放钱。

示例 2纵比,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横比,则以此事物与彼事物相比。

B.1.4 顿号、逗号、分号在标示层次关系时的区别

句内点号中,顿号表示的停顿最短、层次最低,通常只能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最长、层次最高,可以用来表示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逗号介于两者之间,既可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也可表示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停顿。若分句内部已用逗号,分句之间就应用分号(见 B.1.3 示例 2)。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

示例 1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莱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示例 2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如原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如鼠类;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误)。

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如原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如鼠类;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正)。

B.1.5 冒号、逗号用于”“之类词语后的区别

位于引文之前的”“后用冒号。位于引文之后的说训道分两种情况:处于句末时,其后用句号;”“后还有其他成分时,其后用逗号。插在话语中间的”“类词语后只能用逗号表示停顿。

示例 1他说:晚上就来家里吃饭吧。

示例 2我真的很期待。他说。

示例 3我有件事忘了说……”他说,表情有点为难。

示例 4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为您换上新衣。

B.1.6 不同点号表示停顿长短的排序

各种点号都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句号、问号、叹号都表示句子完结,停顿最长。分号用于复句的分句之间,停顿长度介于句末点号和逗号之间,而短于冒号。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又短于分号。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停顿最短。通常情况下,各种点号表示的停顿由长到短为: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指涵盖范围为一句话的冒号)>分号>逗号>顿号。

B.1.7 破折号与括号表示注释或补充说明时的区别

破折号用于表示比较重要的解释说明,这种补充是正文的一部分,可与前后文连读;而括号表示比较一般的解释说明,只是注释而非正文,可不与前后文连读。

示例 1在今年——农历虎年,必须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绩。

示例 2哈雷在牛顿思想的启发下,终于认出了他所关注的彗星(该星后人称为哈雷彗星)。

B.1.8 书名号、引号在题为……”“……为题格式中的使用

题为……”“……为题中的,如果是诗文、图书、报告或其他作品可作为篇名、书名看待时,可用书名号;如果是写作、科研、辩论、谈话的主题,非特定作品的标题,应用引号。即题为……”“……为题中的应根据其类别分别按书名号和引号的用法处理。

示例 1有篇题为《柳宗元的诗》的文章,全文才 2 000 字,引文不实却达 11 处之多。

示例 2今天一个以地球·人口·资源·环境为题的大型宣传活动在此间举行。

示例 3《我的老师》写于19569月,是作者应《教师报》之约而写的。

示例 4我的老师这类题目,同学们也许都写过。

B.2 两个标点符号连用的说明

B.2.1 行文中表示引用的引号内外的标点用法

当引文完整且独立使用,或虽不独立使用但带有问号或叹号时,引号内句末点号应保留。除此之外,引号内不用句末点号。当引文处于句子停顿处(包括句子末尾)且引号内未使用点号时,引号外应使用点号;当引文位于非停顿处或者引号内已使用句末点号时,引号外不用点号。

示例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最喜欢这两句诗。

示例 2书价上涨令许多读者难以接受,有些人甚至发出还买得起书吗?的疑问。

示例 3他以条件还不成熟,准备还不充分为由,否决了我们的提议。

示例 4你这样明日复明日地要拖到什么时候?

示例 5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使之藏之名山,忍受了人间最大的侮辱。

示例 6在施工中要始终坚持把质量当生命

示例 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说明了文采的重要。

示例 8俗话说:墙头一根草,风吹两边倒。用这句话来形容此辈再恰当不过。

B.2.2 行文中括号内外的标点用法

括号内行文末尾需要时可用问号、叹号和省略号。除此之外,句内括号行文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句外括号行文末尾是否用句号由括号内的语段结构决定:若语段较长、内容复杂,应用句号。句内括号外是否用点号取决于括号所处位置:若句内括号处于句子停顿处,应用点号。句外括号外通常不用点号。

示例 1如果不采取(但应如何采取呢?)十分具体的控制措施,事态将进一步扩大。

示例 23 分钟过去了(仅仅才 3 分钟!),从眼前穿梭而过的出租车竟达 32 辆!

示例 3她介绍时用了一连串比喻(有的状如树枝,有的貌似星海……),非常形象。

示例 4科技协作合同(包括科研、试制、成果推广等〉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的计划签订。

示例 5应把夏朝看作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时期。(龙山文化遗址里,也有俯身葬。俯身者很可能就是奴隶。)

示例 6问:你对你不喜欢的上司是什么态度?

答:感情上疏远,组织上服从。(掌声,笑声)

示例 7古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对于我来说,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吸引力。

示例 8由于这种推断尚未经过实践的考验,我们只能把它作为假设(或假说)提出来。

示例 9人际交往过程就是使用语词传达意义的过程。(严格说,这里的语词应为语词指号。)

B.2.3 破折号前后的标点用法

破折号之前通常不用点号;但根据句子结构和行文需要,有时也可分别使用句内点号或句末点号。破折号之后通常不会紧跟着使用其他点号;但当破折号表示语音的停顿或延长时,根据语气表达的需要,其后可紧接问号或叹号。

示例 1小妹说:我现在工作得挺好,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我能抽支烟吗?(表示话题的转折)

示例 2我不是自然主义者,我主张文学高于现实,能够稍稍居高临下地去看现实,因为文学的任务不仅在于反映现实。光描写现存的事物还不够,还必须记住我们所希望的和可能产生的事物。必须使现象典型化。应该把微小而有代表性的事物写成重大的和典型的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表示对前几句话的总结)

示例 3是他——石一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示例 4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金石开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

B.2.4 省略号前后的标点用法

省略号之前通常不用点号。以下两种情况例外:省略号前的句子表示强烈语气、句末使用问号或叹号时;省略号前不用点号就无法标示停顿或表明结构关系时。省略号之后通常也不用点号,但当句末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时,可在省略号后用问号或叹号;当省略号后还有别的话、省略的文字和后面的话不连续且有停顿时,应在省略号后用点号;当表示特定格式的成分虚缺时,省略号后可用点号。

示例 1想起这些,我就觉得一辈子都对不起你。你对梁家的好,我感激不尽!……

示例 2他进来了,……一身军装,一张朴实的脸,站在我们面前显得很高大,很年轻。

示例 3这,这是……

示例 4动物界的规矩比人类还多,野骆驼、野猪、黄羊……,直至塔里木免、跳鼠,都是各行其路,决不混淆。

示例 5大火被渐渐扑灭,但一片片油污又旋即出现在遇难船旁……。清污船迅速赶来,并施放围栏以控制油污。

示例 6如果……,那么……

B.3 序次语之后的标点用法

B.3.1 “”“字头序次语,或首先”“其次”“最后等做序次语时,后用逗号(见 4.4.3.3)。

B.3.2 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做序次语时,后用顿号(见 4.5.3.2)。

B.3.3 不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或罗马数字做序次语时,后面用下脚点(该符号属于外文的标点符号)。

示例 1总之,语言的社会功能有三点:1. 传递信息,交流思想;2. 确定关系,调节关系;3. 组织生活,组织生产。

示例 2本课一共讲解三个要点:A. 生理停顿;B. 逻辑停顿;C. 语法停顿。

B.3.4 加括号的序次语后面不用任何点号。

示例 1受教育者应履行以下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三)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制度。

示例 2科学家很重视下面几种才能:(1)想象力;(2)直觉的理解力;(3)数学能力。

B.3.5 阿拉伯数字与下脚点结合表示章节关系的序次语末尾不用任何点号。

示例:3 停顿
3.1 生理停顿
3.2 逻辑停顿

B.3.6 用于章节、条款的序次语后宜用空格表示停顿。

示例:第一课 春天来了

B.3.7 序次简单、叙述性较强的序次语后不用标点符号。

示例:语言的社会功能共有三点:一是传递信息;二是确定关系;三是组织生活。

B.3.8 同类数字形式的序次语,带括号的通常位于不带括号的下一层。通常第一层是带有顿号的汉字数字;第二层是带括号的汉字数字;第三层是带下脚点的阿拉伯数字;第四层是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再往下可以是带圈的阿拉伯数字或小写拉丁字母。一般可根据文章特点选择从某一层序次语开始行文,选定之后应顺着序次语的层次向下行文,但使用层次较低的序次语之后不宜反过来再使用层次更高的序次语。

示例:一、……
(一)……
1. ……
1……
①/a. ……

B.4 文章标题的标点用法

文章标题的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但有时根据需要可用问号、叹号或省略号。

示例 1看看电脑会有多聪明,让它下盘围棋吧

示例 2猛龙过江:本店特色名菜

示例 3严防电脑黄毒危害少年

示例 4回家的感觉真好
——访大赛归来的本市运动员

示例 5里海是湖,还是海?

示例 6人体也是污染源!

示例 7和平协议签署之后……

 

 

 

出处:不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宝应县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地址: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宝应大道88号   宝应县档案馆(中共宝应县委党史编修中心) 2011 版权所有  
办公室电话:0514-88284135    传真:0514-88288823     电子信箱:bydaj@163.com   苏ICP备15035976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2302010021号